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贵州遵义市中院“智能分拣”案件缓解人案矛盾

2017-07-13 10:47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7月10日,记者看见,在遵义市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案件数据实时滚动,进度图表一目了然。

  “这一套智能分案系统,从近20万份裁判文书、上万册卷宗材料中提取海量数据,搭建了智能繁简分流、均衡分案、均衡结案、院庭长办理重大疑难案件等数据模型,剑指司法责任制改革,真正让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该院技术室主任苏宏义现场演示的“民商事大数据分析系统”让人眼前一亮。

  2016年7月,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贵州省全面推开,随着法官员额制的实施,一线办案法官数量大幅减少。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迅猛增长。这一年,遵义市中院受理案件的数量首次超过一万件,其中,民商事案件超过收案总量的60%,法官人均办案超过200件。

  如何提高审判质效、落实司法责任、有效进行监督?成为遵义市中院在司法改革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必须借力大数据,优化办案程序。”该院自行研发了“民商事大数据分析系统”,于今年2月正式运行。

  系统将根据院庭长的办案比例,根据案件难易系数提示,优先、自动分配重大、疑难案件,充分发挥院庭长的办案示范作用。

  “院庭长办案是全面贯彻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这套分案系统把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和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件优先分配给院庭长审理,充分发挥院庭长业务能力强、办案水平高的示范作用,提升审判质效,落实司法责任。”遵义中院副院长何新说。

  智能分案系统是新时期司法改革与科技创新相互融合的一个缩影,更是在新形势、新条件下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创新举措。

  数据显示,“民商事大数据分析系统”运行以来,遵义中院共繁简分流31064件案件,耗时不足43小时,精准度达到98%,如果按照传统方法,至少耗时5177小时以上。从立案岗位分流19位法官到速裁组和简审单元,使优质审判资源向审判一线集中。(记者 黄霞)

相关报道

重磅视频丨法槌敲响的那一刻

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当法槌敲响的那一刻,冤案终于昭雪,罪恶受到惩罚,正义得以伸张,弱者施以救济。

“我最喜爱的好法官”特别节目将在央视播出

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我最喜爱的好法官”特别节目,将于7月10日晚间19点55分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播出。

新华社:“科技司法”渐显实效

现代科技正在与司法体制改革深度融合,“科技司法”正在向你我一步步走来并逐渐凸显良好的成效。

检察官的初心

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