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洪魔 军警民齐发力
——广西河池市全力开展抗洪救灾纪事

交警在被洪水浸泡的宜州市龙头高速路出口值守。
连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都安、大化、巴马、东兰、凤山、宜州等县(市、区)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造成重大自然灾害。天灾无情人有情,灾害发生后,河池市组织军警民奋力抗灾,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目前,虽然各地天气有所好转,但是一些重灾区水位回落缓慢,各项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持续展开。
洪水回落缓慢 救灾在继续
7月3日,记者从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进入重灾区宜州市龙头乡、都安瑶族自治县永安乡采访。在高速路口的龙头乡龙盘村,洪水回落缓慢。此时正值放学时间,一些车辆和摩托车搭载放学的学生小心翼翼地从狭窄的路面穿行,旁边的大片农作物被淹没。
“水退到哪里,抗洪就跟到哪里!”记者绕道前往曾经被洪水淹没的龙头乡派出所,正在清理派出所办公桌的民警告诉记者,此次洪灾来袭,龙头派出所和其他民房一样泡在洪水中。几天来,全所民警辅警投入到转移群众和物资以及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当中。洪水退去,民警们又立即清除派出所内的污泥。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永安乡13个村出现不同程度灾情,全乡受灾人口1.31万人,17处路段出现水淹、山石滑坡等灾情,66间房屋倒塌或受损,524间房屋被水淹,是都安县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面对灾情,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洪救灾,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弄王屯地处石山深处,四面环山,连日的强降雨导致积水严重,农作物大面积受灾,进村道路被淹,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目前,洪水缓慢回落,全屯共安全转移6户26人。
前方抗灾后方支援
“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应对灾情,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池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指令。
抗洪抢险期间,河池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做好受灾群众救援安置;通过各种途径及时运送救援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生活有保障。
都安县永安乡安化村下料屯80多户240多名村民被洪水围困一天多时间,村内断水断电缺食物。接到灾情通报后,武警河池市支队官兵迅速出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村民运送“救命粮”。在当地村干部的指引下,武警官兵们一家不漏地把食物和水送到村民手中。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累计运送矿泉水50多箱、面包400多个、面条200多包,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
7月2日,都安县组织单位、党员干部以及各界人士捐款200多万元和捐助一批物资支援抗洪救灾;宜州市各界人士捐款捐物一大批,源源不断运往灾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组织自愿者前往灾区参加抗洪抢险……
高速路受灾 24小时值守
受持续暴雨影响,宜州市龙头乡龙头社区河段洪水暴涨,龙头乡至龙头高速路出口发生较大程度的洪涝灾害,洪水最深处达1.4米,造成道路交通中断、车辆人员滞留。
河池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四大队24小时路面执勤,并联同宜州市交警大队、消防武警等部门,积极投身于抗洪抢险之中,竭尽全力疏导交通、救助转移受灾群众。
7月2日零时许,受强降雨影响,河池境内G243线南丹至天峨公路K22+450(南丹县城关镇莲花村路段)再次发生上边坡塌方,造成交通中断。接报后,南丹县公路管理局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在塌方路段设置警示标志标牌,提醒车辆改道行驶,并安排工作人员驻守监测,确保安全。( 何可寒 韦嘉华)
洪峰过后,转战清淤主战场 广西柳州军警民同心协力给城市“洗脸”
从7月3日到7月4日,不少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民都在微信朋友圈刷同一个主旨的内容:“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洪峰过境后,柳州军警民共同转战清淤主战场,大家同当“最可爱的人”。
从7月3日晚开始,柳州军警民不分昼夜,全力清淤,场面让人泪奔:武警柳州市支队近200名官兵组成突击队,在该市滨江西路,奋力清淤。淤泥深的地方,有近1米厚,人站在其中,移步困难。官兵们佩戴头灯,手握铁铲,连夜清淤。结果是:地面清洁了,官兵们则成了“泥人脏”。这样的一幕幕,同样在柳州市环江滨水大道、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多地上演。
由于给城市“洗脸”的工作量过大,饿了,手和脸都沾满泥的武警战士们,只能简单吃些东西垫点肚子;累了,就利用清淤间隙,席地而卧。一张凳子、一级台阶、一个石墩、花圃边沿,就能让武警战士靠着,睡着,休息一小会……这样的情景,在滨江西路,挪步即见。不少市民纷纷用手机拍摄下这令人动容的一幕,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滨江西路一带清淤工作繁重,清淤人手紧缺。为此,中南街道办通过朋友圈发送招募清淤志愿者信息。清淤人员紧缺的消息在朋友圈传开后,许多市民立即报名,而且不计任何报酬。不少企业看到消息后,也立即派遣员工,无偿帮忙清淤。消息发布没多久,街道办便招募到近600名清淤人员。7月4日10时30分,人手到位,积极投入清淤战场,共建美好家园。
军警民齐心协力,争当“最可爱的人”。忙碌过后,城市重新恢复往日的容颜。柳州市金沙角一带,由于地势较低,几乎逢洪必涝,逢涨必淹。居民们见证了洪峰一次次过境,也见证了清淤人的艰辛,心里满是感动。他们自愿捐款4000多元,由几个热心邻居给清淤的环卫工、物业工作人员、武警消防战士、社区工作人员等,送去各种饮料和慰问品,为清淤的人们送清凉。一些企业的志愿者们,也自发为抗洪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爱心早餐。 (赖隽群 王伟)
洪峰来了,检察干警坚定地对受灾村民说——
“你们不撤,我也不走!”
连日来,广西普降暴雨,西江流域水位持续上涨,坐落在西江之畔的平南县大安镇连珠村发生内涝,全村380余亩农作物被洪水淹泡。7月4日上午,接到上游洪峰即将到来的险情通报后,驻扎在连珠村任第一书记的贵港市人民检察院法警范海彬,与镇村干部一起,奔赴两个地势较低的自然村,动员房屋被浸泡的15户68名村民紧急撤离。
当时,西江外水位已达到30.6米,内水位达到29.7米,水势仍在缓慢上涨,情况万分危急!在电话通知动员受灾群众赶紧撤离后,范海彬又与干部们前往村民家实地监督撤离。
乘坐着小舢板,范海彬等人划了20多分钟才来到村民李达雄家楼房边,却被紧闭的大门挡在外面。一番呼叫后,李达雄夫妻俩才从二楼冒出头来,原来,他们认为过两天洪水就会退去,所以他们干脆把大门锁了,从里边简单把门缝堵住,以为这样就可以挡住洪水,哪曾想就这么一小会,家里的积水已达到1米多高,这回两人彻底被困在了二楼。范海彬从外墙爬上二楼,告诉李达雄这次洪水来势凶猛,一时半会儿消不下去,必须马上撤离。
然而,任范海彬好说歹说,李达雄夫妻就是不肯撤离,此时其他村民也处在危险中,还等着他们前往动员。范海彬急了:“现在必须撤离,如果你们不撤,我也不走!”看到第一书记一改往常斯斯文文的样子急眼了,李达雄夫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范海彬的“监护”下,坐上小船前往安全地点。
随后,范海彬又来到村民李明全家,发现这家5口人也被洪水逼上了二楼,除了和上户人家不撤退的理由一样,这家人还有一个理由是,怕离开了家没吃没喝。范海彬告诉他们,村委会已经安排他们住在地势较高的五保户供养楼,准备了大量的矿泉水、粮食和新鲜副食品,安排有专人做饭炒菜,不会让群众忍饥挨饿的。听了这一席话,这户人家打消了顾虑,在干部们的护送下,坐上小舢板撤离了。
这天上午范海彬与其他干部们费劲了口舌,终于将受淹的68名村民逐一劝解、护送到安全地带。为了能让村民安心撤离,大家还帮助村民把家具、家电、粮食、生产工具等物品搬上二楼,在村民撤离期间安排专人进行巡查,确保群众财产安全。
其实,4日早上刚起床,范海彬就接到在平南县思旺镇乡下居住的老父亲的电话,父亲告诉他家里的住宅楼被洪水包围了,老两口已经被困在家里一天了,虽然楼房地势高没有被浸泡,但菜地和农田都遭到洪水冲刷。老父亲听说范海彬也在平南叫他赶紧回家一趟,范海彬答应了。其实,洪水带来的险情不消除,范海彬也不知道,啥时有空才能回家与老父亲见上一面。( 苏勇强 林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