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亮戒毒人员回归路
——记广西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大队长梁方海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这首摘录于汪国真《热爱生命》的诗歌,被广西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梁方海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笔记本上。诗歌的内容,道出了他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热爱和义无反顾。
20年的风雨历程,他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在高墙内,感召着每一名戒毒工作者。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不忘初心,忠诚担当,努力守护一方平安,让人生在戒毒事业中闪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梁方海因此获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特殊关爱抚平受伤心灵
“作为一名大队的当家人,8小时工作时间对我而言常是一种奢望。起早贪黑,加班加点,随时解决各种问题是我的工作常态。”聊起工作话题,梁方海如是说。在对学员依法严格管理的同时,梁方海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安心戒毒。
梁方海常常和同事们说,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面对社会歧视,亲人远离,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得到特殊的关爱。而当戒毒人员觉得你是真心帮助他们之时,往往也就是唤醒他们的良知之际。
桂平籍戒毒人员杨某的家属打电话到大队,说他家中15岁的女儿因感情问题而轻生,目前正在当地医院抢救,情绪处在极度不稳定中,请求让他回去探望。
梁方海核实情况后,马上办理手续,放弃休息时间,和同事驱车200多公里护送杨某赶到医院,安排杨某与其女儿谈心,并送上全队警察自发捐助的慰问金。
由于处置及时得当,杨某的女儿稳定了情绪,配合医生治疗。最终,医生成功将她从死亡边缘挽救了过来。
一次特殊的关爱,抚平了一颗受伤的心灵,挽救了一个不幸的家庭,感动了全队戒毒人员。
2015年10月20日晚,大队戒毒人员谢某突发重病在医院紧急抢救。当时梁方海刚结束在警校的警衔培训,闻讯后顾不上休息,立即从家中赶到,及时把谢某转送自治区人民医院抢救。
在送进ICU抢救过程中,梁方海跑上跑下,缴费、领药、送化验单,擦拭排泄污物,俨然谢某的亲人。处理完相关事情,已过凌晨2时。但由于病人身份特殊,必须要有警察24小时陪护,梁方海又继续留下来,一直熬到第二天中午才回家休息。
谢某住院期间,其家属不理不睬,全是梁方海和全队警察轮流陪护打理,上班、陪护、熬夜轮番转,没有补休、没有补贴,一陪就是半个多月。
谢某病情好转后,根据其实际情况,经请示上级,大队及时为其办理所外就医手续,并由梁方海带队护送其回到平南老家。大队还特别为谢某申请了困难救助金。离开谢家时,谢某和他年迈的母亲紧紧握着梁方海的双手,哭了好久也说不出一句话。
戒毒人员有着身体差、惰性重、陋习多的特点,但他们又具有脑子活、接受能力强的优点,因此在习艺生产中,梁方海提出“以习艺为主,以效率优先”的新思路,采用劳动竞赛、细分考核等办法,着重提高戒毒人员习艺意识、劳动热情,引导他们勤学手艺,走向自力更生的新路途。
在梁方海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一些厂家先后接收了大队介绍的32名解戒人员到厂里就业。这些解戒人员凭借娴熟的技艺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得到了好评。
“我要做一棵挺立的青松”
梁方海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上有高堂双亲,下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正读小学。
为了工作,梁方海无暇照顾家庭。2015年,老母亲因病住院,所有陪护打理都是妻子一个人扛。每天晚上下班后,梁方海才能匆匆赶往医院。
妻子常感叹:“你太不容易了,我理解你献身于一项事业的执着,我支持你,只是苦了孩子和老人!”
酸楚归酸楚。近几年,在梁方海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大队工作有了很大改观,梁方海心中的甜蜜便涌上心头。
梁方海告诉记者,当看到大队连续10年实现“六无”目标和无警察违法违纪单位目标,看到大队2015年度荣立全区集体三等功,2016年度荣立全区集体二等功;尤其是看到队里戒断毒瘾的学员一个个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地离所回家,这份甜足以抚平各种苦、辣和酸。
6月29日,在自治区司法厅举办的迎“七·一”立足岗位做贡献,“我的司法行政工作故事”——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模代表宣讲会上,梁方海以《我要做一棵挺立的青松》为题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演讲中,梁方海说,青松咬定青山,傲然挺立。他要做一棵挺立的青松,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执着、坚毅、洒脱,干一行爱一行,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 ( 卢林峰 李星江 陆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