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吉林省司法厅主办,吉林省国资委、吉林省环保厅、吉林省工商联协办的全省法治专题培训班在长春市省宾馆举办。
此次培训活动主题是“落实‘三抓’部署推进法治惠企”,旨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行动部署,通过对企业法人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增强其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有效提升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为吉林省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培训班活动主要包括,开班动员仪式,由吉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张毅作开班动员讲话;进行专题培训活动,邀请了吉林省司法厅副厅长禹治洪、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吉林省环境监察总队副总队长刘玉生、吉林功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强等四位领导和专家,围绕“企业家法律素养及企业发展中的法治问题”、“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涉企法律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改革发展中若干重大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
张毅在开班仪式动员讲话时指出,提高重要岗位和重点对象特别是企业家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培养“企业家精神”、创建诚信守法企业的重要举措,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开展“落实‘三抓’部署服务企业发展‘123’工程”活动,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组织以律师为主体,吸收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工作者等参加的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大项目法律服务团,并选拔省内优秀律师组建了法律服务专家组,分别围绕企业设立构成、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融资、兼并重组、僵尸企业处置、破产重组等,开展及时、精准、便捷、有力法律服务和保障。他强调,企业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发展的好坏关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中,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实现行稳致远,关键的一点是要在法律规范的框架下从事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企业家作为企业管理与治理法治化的主要组织领导者、实施推动者,位置前冲、作用凸显。只有不断培育和践行“创新、诚信、爱国、敬业”企业家精神,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和经营企业、规范市场行为,才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推动企业实现快发展、大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吉林新一轮振兴和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希望广大企业家朋友更多的了解、更好地运用司法行政系统的法律服务资源,加深密切与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联系,把他们当作企业创新发展的“保健医”、“稳压器”,使其能及时有效的为企业家们提供服务、化解矛盾、丰富法律知识,共同为企业安全、顺利和健康发展献智出力。企业家作为企业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重要的“关键少数”,要把所学到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及时带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到企业员工身边、带到日常工作实践中,带头讲好企业“法治故事”,努力做到学用结合、法德兼修、知行合一,真正做到“一心一意来学习、聚精会神提素质”。
此次专题培训活动由吉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晓英主持,吉林省国资委副主任曲喜泉、吉林省环保厅副厅长韩利民、吉林省工商联副主席张书局等主管领导参加培训;来自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法人和经营管理人员、吉林省环保厅环保监察对象企业的企业法人和经营管理人员、吉林省工商联、省级商会有关负责人,共500多人接受了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