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按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摆放吧。”6月26日上午,许凡(化名)在司法社工王诗琪的引导下进行沙盘游戏,沙盘上,分别有一台电脑、一套办公桌椅、一组软沙发,许凡把它们合理地摆进一间小屋,简单而不失温馨。
秉持感化教育理念,为更好地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检察院依托海秀街道东方洋社区建立海南全省检察机关首个未成年人港湾心理驿站,并于6月19日正式揭牌。
6月26日上午,记者走进驿站,感受将关爱未成年人触角延伸至社区带来的温暖。
犯错高中生完成学业
在心理驿站,记者看到,许凡在沙盘上陆续摆放了房子模型、人偶、汽车和小乌龟等,待这些模型摆好后,他将沙盘里的沙子划出一个圈作为河流,把桥梁模型架在河上。
“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许凡说,沙盘里的人偶分别代表着他的家人,他们一起生活在这个什么都有的世界里。记者了解到,许凡刚结束高考,虽然成绩比其他同学低,但是他并没有过多沮丧,因为他清楚,即便是这样的成绩,也凝聚着家人朋友对他的关爱。
许凡读高中时,因一时糊涂犯下错误而被迫转离已经考上的重点中学,此后开朗活泼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家人目睹这一变化,也从起初的埋怨转为安慰和鼓励。在秀英检察院未检科观护站的帮助下,许凡慢慢走出心理阴影,认真复习功课,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
“他参加高考前,我们为他开展考前减压,现在则是对他做职业生涯测试,供他在选择高校及专业时作参考。”王诗琪告诉记者,要想真正帮助正处于观护期的青少年在校生,就要切身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拆掉他们的心理防备。
公益活动转化知错少年
当天早上,同时来到驿站与司法社工谈心聊天的,还有一位辍学已久的18岁少年罗友华(化名)。罗友华过早步入社会,在朋友的教唆下曾经参与群殴,虽然当时没有伤害到他人,但事后知错的他主动召集同伙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我和被害人根本就不认识,当时朋友喊我,我没想太多。过后我知道那样做是错的,也就从那时起,我知道该和什么人做朋友。”回忆过往,罗友华告诉记者,多亏了观护站的琪姐,以前常带他们去福利院,他看到那些孤儿后,觉得自己知错就改还不算晚,应该好好生活回报家人。
“起初,罗友华很抗拒融入集体活动,他不知道能给别人什么样的帮助。后来,他发现即使是和小孩、老人聊聊天,小孩、老人都很高兴,就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了。”王诗琪告诉记者,港湾心理驿站设在社区里,周围轻松的生活环境,能让涉罪未成年人不知不觉地打开心扉。
把优质资源融入社区
据秀英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吴瑶介绍,除了贯彻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在办理案件的同时,他们还要探索创新适合未成年人的工作方式方法,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港湾心理驿站就是未检科观护站的延伸。
吴瑶说,观护站的工作主要针对的是涉罪未成年人,而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不单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做特殊预防,还要对一般未成年人做预防,把观护站现有的司法社工和心理咨询师这些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延伸到社区里,对未成年人开展法制、道德教育,就有了港湾心理驿站。
据了解,这个驿站主要服务社区的未成年人在校生、不良行为青少年、留守青少年、外来务工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人员等,为他们提供来访接待、解答法律问题;向社区在校生提供义务法律普及教育;对社区青少年以及父母与未成年人子女存在教育冲突问题的家庭,提供多渠道服务。(记者陈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