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淹的街道和住宅

民警查看灾情

走出一条3里多的“救援山路”

转移群众
6月26日凌晨4时起,福建省宁化县安远镇、水茜镇出现了312.2毫米的特大暴雨。暴雨导致3万余亩农田被淹,道路塌方145余处,受阻中断9条,防洪堤被毁1500米,水渠损毁9650米,洪涝灾害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陷坑等险情,威胁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雨下的很大,我根本睡不着!”
“嘟嘟嘟……”6月26日凌晨5时许,一阵急促的口哨声在宁化县公安局安远派出所里响起,吹哨子的人正是所长王富贞。
“夜里4点来钟开始下暴雨,我起来关好所里的门窗。到了5点,雨还下很大,我根本睡不着,于是吹了哨子,让所有人都起来到街上去看看,天亮就是赶圩日,别出什么事。”暴雨来袭,王富贞第一时间吹响了集结号。从夜里开始,他们就一刻没停。
暴雨持续了3个多小时,到了早上6时许,安远街面开始内涝,水漫出地面。灾情就是命令,宁化县副县长、公安局长谢忠要求乡镇派出所全力以赴转移疏散涉险人员,解救被困群众,将洪灾损失降至最低,并命令县局分管领导迅速集结警力奔赴一线增援抗洪抢险。
以水为令,闻警而动,民警们领了任务,马不停蹄开始行动。刑侦、巡特警大队民警迅速出发,赶赴安远、水茜镇一线,和乡村干部一起开展抢险救援。民警围绕乡镇街面,在低洼、陷坑、隐患的地方设置警戒线,转移车辆和人员,组织群众自救;对公路、桥梁、重点河段进行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对水库、矿区、施工现场等进行重点疏散转移。其中一组民警作为机动力量,确保接到群众报警后,能立即展开救援。
“不肯走,我们抱着他们离开!”
“警察!我老娘和小孩都被困在家里,你们能不能过去看看?”9时许,黄塘村村民陈某打来报警电话,称自己的老母亲和儿子被困在家,希望民警前去救援。安远派出所副所长张令立即带着几名民警赶往黄塘村。但当民警到达黄塘村时,却发现进村的郑坊桥被大水淹没,水流湍急,救援人员无法通过。“大桥过不去,我们绕路!”张令带领民警们绕到上游,沿着崎岖的山路进村。
半个小时后,民警们在山脚下找到了报案人陈某的家,这是一栋两层半的房屋,屋后山体滑坡,泥沙已经冲进陈家的厨房里。“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陷坑等险情,随时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要带着他们尽快撤离!”张令告诉民警们。可等他们进了屋,却发现老人正拿着扫把簸箕清理泥沙,小孩正在二楼看着动画片。“阿姨,刚下过大雨,随时有其他的次生灾害,我带你们先撤离吧!”民警劝道。
然而,老人惦记厨房的冰箱,男孩留恋电视,都不愿离开。“不肯走,我们就抱着他们离开!”民警们见劝说无效,只能帮着他们锁好门窗,主动抱起他们离开屋子。
“没有路,我们就走出一条路来!”
转移出老人和孩子,10时,又传来安远镇永跃村中坑山石料厂7名工人被困的消息,救援警力立即前往。然而,当民警到了村子里,拐进通往石料厂的小路时,却发现前面没有了路,夹在两山之间的路已经变成了河,车子不能走,队伍也不能停下来。“没有路,我们就走出一条路来。”刑侦大队副教导员李常松抬头看看了山,毫不疑迟的说。巡特警队员攀着石头第一个冲上了山,走出了一条3里多的“救援山路”。到了下午2时许,7名被困工人在民警的带领下安全返回……
“没有人员伤亡,这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救援期间,全体参战警力顶风迎雨,冲在一线,排查危险地段16处,设置危险警示标志35处,转移车辆72辆,疏散转移群众90户300余人,转移铁路施工工人114人,营救被困群众38人。“截止目前,没有人员伤亡,这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宁化县副县长、公安局长谢忠说。(记者黄丽青 高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