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青海戒毒民警:把学员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2017-06-26 11:20  来源:青海长安网  责任编辑:周亚强
字号  分享至:

  他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人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近十年全身心投入,秉承着“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执法工作理念,奋战在戒毒第一线,挽救一个个戒毒者。他是青海省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五大队副队长齐聪。1999年从部队退役后,齐聪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戒毒民警的考试,从此,他成为一名戒毒所管教民警。

  心有愧疚仍坚守岗位

  齐聪刚开始接触戒毒工作是在省格尔木强制隔离戒毒所,起初他对戒毒工作很不了解,加之离家太远,心里有些不适应。之后,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在和戒毒学员长期的相处中,他发现这些戒毒人员更需要帮助。齐聪说:“在我心里其实戒毒所就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民警是班主任,戒毒人员是学生。”

  在近十年戒毒工作中,齐聪养成了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的习惯,在他的时间表上,只有工作和家庭。因为时间紧,齐聪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只要有时间他都会陪着家人。齐聪说;“妻子生产时自己还在格尔木上班,由于特殊情况,没能陪在妻子身边,心里十分愧疚。妻子有时也会埋怨自己。”齐聪的孩子今年三岁,但他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妻子是医生,平常工作也很忙,孩子常常交由父母照顾,每当他下班回到家,孩子都非常的黏着他,总想和爸爸多玩一会儿。“我也有血有肉,也想多点儿女情长,可是干咱们这一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学员的安全和场所的稳定重于泰山,得罪了老婆孩子,说点好话哄哄就好了,戒毒工作出事了,我心难安”。

  把学员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齐聪告诉记者,戒毒所的管理工作是分类的,对于刚进戒毒所的学员在活动范围上会有所限制,因为这类学员普遍有心理障碍,思想情绪极不稳定,随时有脱逃、自杀、自残的可能。为了做好学员的教育转化工作,齐聪和管教民警们不厌其烦地与学员进行个别谈话和思想教育。

  进入戒毒所的学员,如果发现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的,管教民警会提供专门的营养餐、病号饭或是带着学员去医院看病。戒毒学员遇到家人离世、孩子结婚、生产等情况时,管教民警都会带着学员去家里看望,并耐心为学员做思想工作。齐聪时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把学员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精神食量不能少

  戒毒所重视学员的教育培训、体能训练、康复训练和技能培训,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请专职教师进行文化课教育(法律意识、行为养成、普法教育)。定期组织丰富的文娱生活,培养学员新的娱乐观念,从主观臆断上彻底抹除毒品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是违法者更是病人,不仅有身体上的病,还有心理上的病,就新型毒品而言,体瘾并不重,主要是心瘾难除。”齐聪介绍,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在开展体能康复训练的同时还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运动康复互为补充,促进戒毒人员心理康复。每当春节、元旦、“6·26”禁毒日,管教民警都会组织大型演出。每个月都有一个小型主题活动,有演讲、运动会、篮球赛等等。齐聪说:“让学员的精神世界充实了,这对戒毒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为止,省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学员已近两千人,而一线民警只有一百多人,齐聪常常晚上八九点睡觉,半夜两三点又起床。由于工作压力大,导致他神经衰弱,经常想睡睡不着,脾气也越来越大。但是每当一走进戒毒所大门,齐聪就会提醒自己要多点耐心,要记得肩上的责任。

  让每个学员获一技之长

  齐聪忧心地告诉记者,如今,毒品形势越来越严峻,吸食毒品人员低龄化现象严重,新型毒品,例如冰毒、k粉、摇头丸等越来越普遍,由于这些毒品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等因素,加剧了禁毒工作难度,戒毒人员复吸率高也成为一大头疼问题。“戒毒人员中‘老面孔’、‘回头客’相对较多,几进宫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第一天出去第二天又进来。戒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戒毒学员出所后社会帮教没有跟上,无法融入社会,很容易导致学员又回到吸毒圈。”为了使学员出所后能融入社会,戒毒所民警们不断做着努力,联系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定期来为学员们进行技能培训,包括厨师、电工电器维修等等。培训结束后会组织学员参加考试,保证每一个学员出所之前至少都能拿到一个技术合格证。

  不能落下一个人

  戒毒所每月定期为学员安排亲人接见和电话联系,这时会有部分三无(无亲人、无接见、无经济来源)学员需要特殊照顾。所里的同事会组织捐赠救助,为这些学员添置冬季保暖内衣、生活用品等,逢年过节还会有慰问品。齐聪说:“尽量让其他学员有的,这类学员也要有。”如果学员在外牵扯官司而请不起律师,他们会申请法律援助,帮助学员打官司,并进行心理辅导。齐聪心里始终想着:“要照顾到每个学员,不能落下一个人。”

  岁月无迹,青春有痕。十年来,齐聪全身心扑在戒毒工作上,“我们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觉得很光荣,从毒魔手中挽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把"鬼"变成人!川河经验救数十吸毒者堪称奇迹

黎银波和老张戒毒(康复)“帐本”中的46位“瘾君子”,已有 11名对象持续3—5年没有复吸,完全回归了家庭,回归了社会。

直播:“复兴号”首发

“中国式过马路”死结怎么解? 曝光治理惹争议

是否于法有据?是否侵犯隐私?如何避免运动式执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交通难题?

“没想到你还会帮我抱孩子”

面对艾滋病人,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他们有被歧视感。这样才能使他们有信心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