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他还是山西原平市孤山村一个年轻的小伙子,23年后,他已经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个十岁女孩的父亲,沧海桑田,杀人逃亡的秘密在他心中尘封多年,令他日夜难眠,辗转不安。随之而来的恐惧、悔恨、噩梦像幽灵一样缠着他,在逃亡路上,张友旺越陷越深。
2015年5月16日中午,远隔千里的山西原平警方的突然“拜访”让张友旺心中“不能说的秘密”再也无处藏身。在被带上警车的那一刻,张友旺心中五味杂陈,与此同时,1993年发生在原平市长梁沟镇孤山村的一起命案也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新婚燕尔 他背负命案逃亡
1993年2月9日,新年正月十八,原平市长梁沟镇孤山村22岁的小伙子张友旺按照当地回亲习俗,和妻子一同去叔叔家赴宴。同在一桌吃饭的还有张友旺本家亲戚王宏才。宴席期间,因为一些琐事,张友旺和王宏才发生口角,进而引发激烈的肢体冲突,年轻气盛的两人谁也不让谁,王宏才将点燃的烟头伸向张友旺的嘴里,气急的张友旺拎起桌旁的暖瓶予以回击,扭打在一起的两人被在场的人极力拉开,一场宴请不欢而散,之后,酒后犯困的张友旺回到家中睡觉。
不料,在张友旺回家睡觉期间,心有不甘的王宏才手持砖头再次来到张家要求“理论理论”,王宏才不停踹门、破口大骂的举动惹恼了正在睡觉的张友旺,两人冲突期间,张友旺拿起厨房的菜刀朝着王宏才的头部砍了下去,鲜血当即溅了一地,王宏才慢慢瘫软倒了下去……张友旺和家人将王宏才紧急送往医院,当晚,王宏才抢救无效死亡。
如果被警察抓到,这辈子就在监狱里过了,年轻的张友旺没想到一时冲动竟然杀了人,他抛下新婚的妻子,连夜匆忙逃往外地。
多年追凶 线索搜集从未停止
多年来,历届原平市公安局党委从未放弃对张友旺故意杀人案件的侦查工作。2011年,结合公安部开展的“清网行动”,这起搁置了18年的命案积案的侦破工作被再次提上日程。原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为命案逃犯建立了专门的电子和纸质档案,搜集线索的工作一直在继续。
2011年,原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命案追逃组民警对张友旺的家庭、社会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摸排,然而,张友旺却并没有和任何一个老家亲戚联系,像凭空蒸发了一般。
通过对张友旺家庭关系的反复摸排,一条线索让追逃组民警兴奋起来:张友旺的姥姥原本是从河北逃荒到原平的,她的几个亲戚现在身在内蒙古,并且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据此分析张友旺极有可能逃往内蒙古方向。通过对孤山村村民的不定期、全面走访,民警不断搜集有关张友旺的重要线索,零零星星的线索搜集工作持续了3年。
2014年,忻州市公安局再次发起侦破命案积案专项行动,原平市公安局局长杨占岗、政委魏月星等牵头,对所有未抓获的命案积案逐案进行仔细梳理,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确定以刑警大队大队长李国梁带领刑警三中队队员的专案组全力攻坚。
综合从2011年到2014年的全部线索,民警们发现,张友旺的亲哥哥张友才从2012年开始,曾连续三年在每年的3月份前往鄂尔多斯市。虽然张友旺和张有才没有任何联系的痕迹,但专案组民警判断:这条线索不可能仅仅是巧合,张友旺可能藏匿在鄂尔多斯市。
“到了2014年,案件侦破虽然有了明确方向,确定张友旺很可能藏匿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但小范围内还没有实质性突破,无法确定其具体的藏匿地点。”刑侦大队大队长李国梁说:“我们抱着一种决心,就是大海捞针也要卯足劲捞一下。”
大海捞针 他藏在17万人之中
2015年5月,综合前期获取的全部线索,原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成立专案组与内蒙古警方进行沟通,向局长杨占岗请示前往内蒙古进行抓捕工作,并得到了全力支持。
“已经逃亡多年,张友旺会不会在中间漂白身份,改名换姓,或者已经逃往其他的旗,这些都是无法确定的因素。”5月12日,以队长李国梁为首的专案组一行三人赶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展开侦查抓捕工作。
“伊金霍洛旗有将近17万人口,我们对其中与张友旺出身年份接近的中年男性进行一一比对核查,经过昼夜的辛苦摸排,最终确定了4名人员有很大嫌疑。”23年的时间,张友旺已经从21岁的小伙子变成了中年男人,身高、相貌、声音以及行为习惯都在逃亡中发生很大的改变,准确地确定张友旺的身份成为抓捕能否成功的关键。
经过两天的艰辛摸排,专案组民警发现,其中一名叫王怀胜的男子曾在6年前去往鄂尔多斯乌审旗某煤矿集团工作。按照线索,此人很可能就是张友旺。“如果不能确定嫌犯,那么很有可能在核查身份时打草惊蛇。当时的压力很大,只想着核查核查再核查。”李国梁说。
根据掌握的线索,5月16日,专案组民警驱车赶往乌审旗进行蹲点守候,当嫌疑人王怀胜回到住处时,内蒙古警方上前以户籍有问题为由将王怀胜带上警车进行询问。
询问中,王怀胜报上了自己的假名字,还说自己的老家是河北的,父亲去世了,当问到他母亲的名字时,王怀胜的回答让专案组民警瞬间狂喜起来,因为王怀胜所说的名字和张友旺母亲的名字一模一样,问到父亲名字时,张友旺只是谎称了姓并没有换名字,李国梁悄悄地给当地民警做了个手势:“就是他没错了!”以进一步核实身份为由,专案组民警将王怀胜押往伊金霍洛旗,200多公里的路程,没有人开口再和王怀胜说一句话。“当时为了避免身份泄露,在内蒙古警方询问王怀胜期间,我们一直没有开口说话,我们只要一开口,就泄露了山西口音,他当时可能也已经有所察觉。王怀胜上车后我就坐在他的身边,抓着他的手腕,他显得很紧张,手腕上的脉咚咚地跳个不停。”李国梁回忆,王怀胜慌乱的表现让民警心里有了九成的把握。
“你叫个啥了?”当回到伊金霍洛旗公安局时,面对坐在自己对面的民警突然冒出的原平方言,王怀胜猛地一激灵,这熟悉又陌生的乡音彻底击碎了他内心所有的防御和戒备,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警车上坐在自己身边的便衣民警正是“不依不饶”苦苦寻找他的原平警方,他的精神崩溃了。
“跑了这么多年,我也想开了,我就是张友旺。没想到二十多年了,你们还在找我,现在,我是真正地解脱了。”张友旺长叹了一口气。在随后的审讯中,已经44岁的张友旺忍不住嚎啕大哭,他说,在被带上警车的那一刻,23年逃亡生涯的一幕幕往事翻江倒海地涌上心头……在被押解返回原平的路途中,张友旺无数次地向民警恳求摘下眼罩看看他离开了23年的故乡的样子。
心怀悔恨 他最想向死者道歉
5月26日,在原平市看守所,记者见到了张友旺,已经归案10余天的他满脸的疲惫,23年来的担惊受怕似乎在一夜之间火山喷发般爆发出来。在辗转各地的逃亡生涯中,巨大的精神压力带给他的痛苦消减了短暂的自由所获得的所有快乐,煎熬和悔恨像毒虫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我整整因此内疚了23年,有时候睡到半夜梦到他(王宏才)会突然惊醒,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我害怕他变成厉鬼来折磨我,几乎整夜整夜的失眠……”张友旺说,自己逃亡的23年并不好过,命案发生后,他先后逃到河南、河北、武汉、包头等地,一路漂泊,靠打零工为生,最后到达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这些年你想家吗?中间有没有过回家看看的想法?”记者问到。
“这些年像影子一样活着,从来不敢暴露在阳光下。每当想念爸妈时,我就哭,整夜整夜的哭。我很想回家,可是却不敢和家人联系,我怕警察抓我。”张友旺说,每次听到警笛鸣响,他都心中慌乱,胆战心惊,不由自主地想躲起来。
1997年,趁着户籍改革的大潮,张友旺使用非法手段顺利漂白身份改名为王怀胜。“不过是换了一副面具继续生活,在煤矿工作期间,我从来不敢和别人红脸、吵架,生怕因为闹事被警察查到,也不敢喝酒,害怕酒后犯糊涂泄露秘密。”因为在煤矿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被称为“没脾气”的张友旺得到领导赏识,被任命为车队队长,手下还管着170多号人。
2006年,张友旺在内蒙古再次结婚,并育有一个女儿。“我的女儿患有脑瘫,也许这就是命运对我的惩罚。结婚十来年,我老婆对我的过去一点都不知道,我也不敢向她坦白。现在进了监狱,不知道她们以后靠谁生活。”说到伤心处,张友旺几度难以抑制复杂的心情,悲号大哭,“我对不起老婆和女儿,我也对不起爸妈,跑了这么多年,我后悔啊!”
归案后,张友旺向民警坦白交代了全部案件经过和逃跑历程,“毕竟是我杀了他(王宏才),如果给我一个道歉和忏悔的机会,我会跪在他的面前向他道歉。”然而,伤者已逝,这样的机会再也不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