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为民 合作共赢

两地干警 协调合作

田间地头 调解纠纷
2006年2月,福建省建宁县人民法院与江西省南丰县人民法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在建宁县里心镇与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乡交界处的上黎村设立“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共同开展接边地区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这也是福建法院首创的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
近日,“平安在身边”媒体采风八闽行三明采访团一行走访了这个位于建宁县里心镇上黎村的“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
“一个田畔跨两省,一片竹山过三县。”作为边贸交易中心的里心镇有着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过去因不同属地管辖,纠纷频发,近邻成了“冤家”,严重影响了边界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宁和经济社会发展。
联建、联防、联调,铸平安防线
日常生活中,边界群众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诸如放牧、砍伐、种养、灌溉等方面的矛盾,如何把这些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杜绝激化成为权属纠纷乃至边界地区的复杂性冲突?建宁法院的答案是:建立司法协作机制,整合资源,平安建设“联建”,社会治安“联防”,边界纠纷“联调”,共同夯实和谐稳定的基础。
2012年7月,建宁法院与南丰法院协力创新工作机制,共同制定出台《关于创建“闽赣两地化讼、少讼、无讼边界村”活动方案》,突破两省行政区域的束缚,强化两地法院司法协作。在保持两地法院领导经常性互访交流的基础上,增强司法协作、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内容。
江西农民工彭某在建宁里心建筑工地进行外墙装饰工作时,因脚手架断裂,造成腰椎骨折伴骨髓损伤,双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且每天的治疗费用高达上千元,家中已近倾家荡产。无奈之下,他和亲属报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江西属地法院,当他听接待法官说按法律规定的管辖、必须到建宁法院打官司而且要交近万元的诉讼费时,彭某失声痛哭,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但接待人员一边安慰他一边联系建宁法院便民服务站法官。当他和亲属到便民服务站时,接待法官把有关司法救助的详细规定与办理手续告诉他,并带着他到对方当事人家中进行调解,使医疗费得到解决。彭某对承办案件的便民服务站法官表示深深的感谢,认为他们是“真的急民所急,想民所想,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闽赣两地法官们建立了长效联调网络,并以此为载体,通过案例指导、交流经验、赠送相关资料、邀请人民调解骨干参加庭审和调解,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工作。在涉边矛盾纠纷化解上,充分利用边界村民对“血缘、亲缘、地缘”的理解和认同,联合开展边界地区的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化解。
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乡田陀村一位姑娘,嫁到福建省建宁县里心上黎村。生活没几年,夫妻俩常常争吵。2011年6月,夫妻之间又一次争吵爆发,妻子一气之下,跑回了江西娘家,托人传话给丈夫要求离婚。听说要离婚,丈夫可急了,连夜骑车到江西女方家里。不知什么原因,第二天一早,这位丈夫竟在妻子娘家喝农药身亡了。事情闹大了。男方家人一听到消息,认为女方家把儿子逼死了,一定要讨说法。于是,天没亮就邀上亲朋好友,冲到女方娘家,不问青红皂白,把她家里砸得乱七八糟。消息立即反馈到边界法庭服务站。不到一个小时,便民服务站的法官们就和当地综治员、村干部赶到了事发现场。面对混乱的场面,两地的法官和村干部分别找双方亲属做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一场突发事件,在两地法官们的及时协调下及时得到了化解。
创新、创建、创设,建无讼边界
为了更好的落实巡回制度,对一些因家庭、婚姻、邻里纠纷、损害赔偿、群体性民间纠纷等案件,当事人来咨询时,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及时、耐心、温和、妥善地引导当事人找一些和双方关系较好或者德高望重的人进行撮合,促进双方既解决矛盾又握手言和。对涉及边界纠纷、突发事件,两地法官第一时间赶到,相互配合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把矛盾消除在萌芽中。对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坚持做好定期回访工作,确保息诉止讼,案结事了。
1991年11月,原告江某某外出经商偶遇谢某某,因谢某某家中经济不济,无力抚养孩子,江某某收养该子,取名江某光。江某光自幼调皮,初中便辍学在家,加之与社会不良青年来往密切,沾染各种恶习2009年至2016年期间多次盗窃家中财物累计达25万余元,并欠下债务17万元,债权人多次向江某某催讨。江某某夫妇表示无法与江某光继续生活,2017年3月,江某某诉至法院要求解除收养关系。考虑江某光无业且无经济来源及住所,里心法庭叶法官多次联系南丰法院太和法庭工作人员,并积极与村委会联系,多方辗转与江某光生父谢某某取得联系,因其尚在江西,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无法出庭。经法官协调,双方同意解除收养关系。谢某某也同意江某光回家。调解过程中,法官也对江某光进行开到教育,江某光表示今后将痛改恶习、学习本领、自力更生。
“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为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的工作机制,与边界村(居)签订创建协议。同时积极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下乡”活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宣传,教育边界群众遵纪守法,和睦相处。
为了更好地统筹闽赣边界综治维稳便民服务工作。2008年5月,在“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的基础上,“闽赣边界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中心”成立,中心内设边界司法服务站、边界警务室、人口与家庭公共服务点、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工作站、司法所驻村调解室等办事机构。通过以“平安建设‘联创’、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口‘联管’、突出问题‘联治’、边界双方‘联谊’”等平安边界“六联”工作为载体,积极构建闽赣边界“大联防”工作网络。近五年来,两地法院共同化解各类涉边界民商事矛盾纠纷405起,调解各类案件345件,诉前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由五年前的60%提高到现在的95%,省际边界纠纷实现了无群体性械斗、无民转刑案件、无因调处不力越级上访的良好态势。被当地群众誉为解决边界纠纷的“驿站”,便民的“窗口”,成为两地法官沟通群众的“连心桥”。(记者陈镇国 杨大郎 通讯员 徐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