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看!福建首家“智慧法院”如此多俏

2017-06-19 15:14  来源:福建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贤臻
字号  分享至:

  当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海量的审判数据遇到了人工智能,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5月11日,全国法院第四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山东举行,福建闽侯法院应邀亮相现场,向全国法院展现福建首家“智慧法院”试点单位的建设成果。

  2015年3月,闽侯县法院被省高院确定为福建“智慧法院”建设首家试点单位,如今该院在“智慧法院”建设中进展如何?“智慧法院”如何助力“智慧司法”?6月15日,记者走进闽侯法院……

  导诉机器人“手把手”教您打官司

  “您好!我是闽侯法院导诉机器人‘小法’,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我要打官司,我要起诉讨债……”

  “您别着急,如果您要起诉,您可以选择ITC诉讼服务自助终端自助立案。也可以到立案窗口立案。”

  6月15日一早,记者来到闽侯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刚刚走进大厅,便见到一个有着萌萌大眼睛、身着白色制服、身高1.3米左右的导诉机器人正在大厅内“巡逻”。见到记者,小机器人用可爱的童声与记者打招呼交流,十分机智可人。

  “你能带我去立案吗?”

  “当然可以,请您跟我来。”

  “咱们这是去哪里呢?”

  “请您跟我往前走,在诉讼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办理。”

  话音刚落,“小法”便转了一个方向,一边引导记者前行,另一边介绍ITC诉讼服务自助终端。

  据介绍,2015年4月,闽侯法院率先在全国法院自主研发了ITC诉讼服务自助终端,能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南、案件查询、事务办理和文书打印4大模块9个功能30项服务,打破诉讼服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当事人可随时随地就近选择法院或人民法庭的ITC终端提交跨行政区域申请立案、缴纳诉讼费、打印文书及旁听证等诉讼材料。目前,全省有37家法院正在进行ITC诉讼服务自助终端联调联试。

  “‘小法’你真聪明!懂得真多。”

  “谢谢您的夸奖,‘小法’知道的可不止这些。”

  “小法”是个“业务能力强、能听会说、服务热情”的导诉机器人,采用人工智能引擎,能挖掘海量的互联网数据资源,自主学习法律知识和个性化交流互动,还能设置个性化学习模式,将闽侯法院简介、楼层索引、人员信息等公共信息以及导诉、立案、缴费、咨询等综合业务知识导入智能系统,熟练地向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导诉服务和具有闽侯法院特色的各类诉讼服务。

  因此,不论当事人的提问专业与否,“小法”总能有效打破知识的局限和沟通的障碍,耐心地引导并提供服务咨询,满足当事人的需求。

  最终,在“小法”的指导下,记者在诉讼服务中心的自助服务区使用身份证顺利“立了案”。之后,“小法”又带记者参观诉讼服务中心的商务服务区、便民服务区。

  闽侯法院院长陈绍榕告诉记者,为了全方位提升服务,今年4月,该院深度分析用户诉讼心理和行为,引进导诉机器人“小法”。这是闽侯法院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打造人民法院信息化3.0升级版的号召,是“智慧法院”建设项目的又一创新举措。下一阶段,闽侯法院将继续优化丰富导诉机器人互动功能,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一站式”“智慧诉讼服务中心”闽侯法院模式。

  语音识别录入庭审再也不用“喊停”

  “报告审判长,庭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可以开庭……”

  “现在开庭……”

  当日,闽侯法院科技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借贷纠纷。书记员、审判长的话音一落,书记员电脑端的庭审笔录就自动出现了这两句话的字样。在之后的庭审中,庭审语音识别系统同步记录和显示着庭审中法官和诉讼参与人说的每一句话,整个庭审的对话内容实时地转化为文字记录。原本应该十分忙碌的书记员看上去轻松了很多,只需轻点几下键盘,对识别的一些错字进行校对修改,庭审结束后一份完整的庭审笔录也自动生成了。

  面对这份语音识别的庭审笔录,闽侯法院法官陈菁菁说:“以往的庭审笔录,由于人工录入速度受限,难以记录法庭上说的每一句话。经过书记员的理解、归纳,庭审笔录或多或少会存在偏差,不够全面准确。现在引入庭审语音识别系统,法官、当事人的发言都能被原原本本地记录。作为法官,能更好地把握当事人的情绪及意向,有利于之后的调解工作或者判决书的撰写。”

  据介绍,2016年年底,闽侯法院为解决书记员录入速度受限及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该院新建改建14个科技法庭,正式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引入庭审环节,突破庭审效率瓶颈,庭审时间平均缩短20%-30%,复杂案件缩短50%以上,有效提高了庭审质量,减轻了法官和书记员的工作压力。

  开启“智审系统” 法官实现智能办案

  “智审系统的安装部署,实现了当事人信息的自动录入,受理案件通知书等过程性文书的批量生成打印,以及裁判文书的自动生成,为审判团队专业化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注入了一股洪荒之力。”速裁团队的胡秀锦法官如是说。

  据介绍,为了给审判团队减压减负,将法官、书记员从大量重复性的审判辅助事务中解脱出来,让法官能够真正专注于案件本身。闽侯法院在全面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以电子卷宗为核心的案情智能研判分析系统,采用OCR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系统数据的自动提取、回填及法律文书的自动生成。

  在工作人员的演示过程中记者发现,当法官打开“智审系统”办公,点开具体案件后,系统会自动匹配、推送相似案例,法官也可以结合案件要素,随时调取法条、阅览指导案例、进行量刑分析等,相当方便。

  同时,当法官撰写裁判文书时,系统通过对整个电子卷宗的智能分析,能一键自动生成民事、刑事、行政等多种文书,文书首部的“当事人信息”、文中的“审判程序信息”、后部的“合议庭成员”等固定格式内容从司法管理系统自动抽取,“本院认为”等裁判说理部分也能自动生成。编辑文书采用“左看右写”的功能,左边页面显示电子卷宗,通过OCR识别技术,实时转化为可编辑文档,法官可随意比对选取;右边是文书撰写界面,法官可直接对文书初稿进行修改和自动校对排版。待裁判文书制定完毕,即可回传办案系统,进行签发、盖章、打印。

  据统计,“智审系统”的使用可帮助法官提升办案效率30%以上,把“智审系统”运用到审判实践中,不但实现了法官办案效率和质量提升,也能让群众对诉讼风险及结果进行科学的研判,提升群众对判决的接受度,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此外,闽侯法院不断推进“互联网+司法服务”,运用网络和移动应用技术,还自主开发了“福建法院移动办公平台”APP,率先启用档案数字化工程,数字审委会,诉讼服务网站群等,着力打造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服务社会治理的福建“智慧法院”闽侯样本。(记者张梅花)

相关报道

河北邯郸“公交车爆炸”视频传播 多部门辟谣

6月17日傍晚,东环路与丛台北路交叉口附近有一辆救护车疑似自燃。

送别仪式:泪别战友贾巴伍各,致敬凉山缉毒英雄!

直播贾巴伍各的追悼会,让我们一起为英雄送行!

网络版图不断扩容 中国高铁演绎世界版速度与激情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沿线20国青年,票选出心中“中国新四大发明”,中国高铁高居榜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致我所热爱的审判事业

让有理的当事人打赢官司,是一名法官的社会责任。让公正的天平永不倾斜,是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