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天津公证服务投入使用高精度“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

2017-06-13 18:17  来源:天津长安网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随着社会法治程度日益提升,公证工作已深入社会发展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公证事项更是要求必须由本人亲自办理。可在日常公证工作中,单靠公证员肉眼分辨,不仅效率低,也容易产生误差,冒用他人身份骗取公证书的事件时有发生。近日,天津市和平区公证处在天津市内六区率先投入使用高精度“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该“系统”识别准确率高达98%,开启了公证“刷脸”时代。

  “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作为辨别当事人身份的一项智能辅助工具,具有安全性强、超高精度、非接触性等高科技特点。当“系统”发现前来办理公证的当事人与所提供身份证上的照片有出入时,会提示识别不符,公证人员往往会选择谨慎办理或不予办理。当系统也不能百分之百确认时,则需公证人员进一步核实资料,或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

  前段时间,天津市和平区公证处就利用“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识破了一起欲冒名顶替办理公证继承父母房产的案子。家住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的翟某生前有两个孩子,为姐弟二人,其中姐姐在国外生活。翟某去世后,弟弟想办理房产由其一人继承的公证。因为办理继承必须由姐弟二人现场签字才能生效,弟弟便雇佣一位与姐姐样貌相似的女子前来,并要求公证书上注明“父母死亡时遗留的房产,姐姐自愿放弃对父母的遗产继承权,由弟弟一人继承”。公证人员仔细比对了“姐姐”本人及其所提供的身份证照片,凭肉眼看,就感觉“姐姐”与照片不太像。公证人员进一步询问,“姐姐”仍坚持称自己就是本人。公证人员随后使用“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对“姐姐”进行辨认,结果该系统检测显示人证不符。面对公证人员和系统双重否定的结果,“姐姐”才不得不道出其受雇冒名顶替的实情。

  据天津市和平区公证处工作人员介绍,“以前,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我们不敢断定或怀疑当事人是否人证不符、冒名等情况时,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核实资料、社会调查工作。现在好了,有了这个‘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不仅能确保办证过程中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的准确性,也能让那些想利用‘真证假人’骗取公证利益的人无处遁形,没有了可乘之机。”

  公证人员还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天津市和平区公证处承接了一房地产退款公证事项,其间有个小男孩随父母前来办理手续,排队等候时,孩子的父母一直窃窃私语,还不时叮嘱着孩子什么。当公证人员对孩子父母的身份进行审核时,发现孩子“妈妈”身份证照片与本人有些细微差别,当提出质疑时,对方辩解说身份证照片已拍摄近10年,有变化是正常的。为了不影响其他群众办证,公证人员暂且受理了其公证申请。第二天,公证人员来到孩子母亲的工作单位进行核实,当再次见到当事人时,公证人员发现这名当事人与前来办证的不是同一人。经沟通后得知,由于家庭内部矛盾,孩子的父亲企图混水摸鱼,找个“假老婆”冒领退房款。

  “当时没有‘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这么先进的仪器,如果放到现在,有我们公证人员的质疑再加上仪器的高精度判断,想必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冒充顶替。”工作人员说。

  如今,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刷脸”识别身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互模式。天津市和平区公证处率先使用该技术,是将公证工作向便捷化和高效性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当然,公证工作倡导以公证人员人工审验当事人身份为主,遇到当事人提供的身份证与本人相似度较低的情况时,再利用该系统进行辅助核验。“人工”+“智能”双管齐下,能够更加有效杜绝各种形式骗取公证书的情况发生,充分实现依法行使公证职能,发扬“优质高效、诚信执业”的精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