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甘肃法院试点家事审判改革调撤率明显提升

2017-06-13 14:50  来源:法治参考  责任编辑:王贤臻
字号  分享至: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婚姻纠纷案件。本刊记者在现场看到,家事审判庭内,沙发、茶几、花卉一应俱全,法官从审判席上走下来,和当事人双方的家属、朋友围坐一起,用融合了情、理、法的方式娓娓“拉家常”,审判庭俨然似“家居式客厅”。

  作为全国100余家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之一,七里河区法院探索出“四步工作法”,即“点、面、访、期”,分别是找准家事案件切入点、扩展处理案件参与人的层面、访当事人亲朋好友和设当事人冷静期。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袁治云介绍,甘肃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各试点法院在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显著,当庭宣判率、服判息诉率、调撤率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调撤率明显升高,据统计,2016年七里河区法院家事案件调撤率为57.66%,榆中县法院为58.76%,临泽县法院为60.80%,张掖中院为65.60%,华池县法院为67.39%,山丹县人民法院为85%。各试点法院还不断加大诉前调解力度,其中榆中县、七里河区法院的诉前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51%和41%,使部分案件无需进入诉讼程序就得以解决。

  各试点法院大胆探索积极作为

  据了解,甘肃高院被确定为全国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后,成立了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家事审判合议庭,研究制定《家事审判改革工作指导意见》。

  为了进一步推动家事审判改革工作,省高院民一庭组织召开了全省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工作座谈会。袁治云在会上指出,传统的审判方式忽视家事案件的情感色彩和人伦特点,已不能应对现有家事案件的特别需求,试点法院要积极作为,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推动家事审判方式和机制改革。

  张掖中院是此次甘肃家事审判试点的唯一中级法院。试点中,该院家事审判合议庭严格贯彻调解优先原则,不断创新调解方法,通过“劝、批、谈、教”相结合,努力解开当事人的心结。调解不局限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不预设立场,“劝离”与“劝和”相结合。充分发挥长辈在解决家事纠纷中的作用,适时召开家庭或家族会议,从法治、人情、伦理和习俗等方面探寻当事人矛盾的根源,寻求解决之策。

  山丹县法院开展试点以来,受理的家事案件调撤率达85%以上,这主要得益于家事法庭审理离婚案件设立的一个独特的制度——离婚案件的冷静期制度。许多离婚案件,是当事人产生矛盾后,因一时激愤而提起的诉讼,因此,设置一定时间的“冷静期”十分必要。为此,山丹法院家事法庭在离婚案件受理后至宣判前,根据案情尝试设立合理期限的“冷静期”,探索建立双方合意的“冷静期”扣除审限制度。在冷静期,当事人可以从激愤的情绪中冷静下来,谨慎地看待自己的婚姻,防止草率离婚;法官也可以从对婚前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等方面认真分析入手,评估是“婚姻危机”还是“死亡婚姻”,如果是前者及时在调和挽救上多下功夫。2016年,山丹法院已对184件离婚案件在诉讼期内设置冷静期,其中161件案件最终通过调解和好或撤诉。

  榆中县法院不断拓宽思路,融合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出一条家事纠纷多元化解与专业审判并举的特色之路,实行家事审判与全县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深度融合。依托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的三调(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联动综合调解室、“陈旭红法官工作室”、“家事纠纷调解室”平台,充分发挥全县40名特邀调解员、23名聘任专职调解员、22名家事调查员和3名司法援助律师四支调解队伍及县妇联干部的作用,加强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的有效衔接,构建了家事纠纷多元化解的新格局。2016年榆中法院对外诉前委派全县各乡镇调解委员会、妇联、家事调查员、专职调解员参与调解家事案件及巡回法庭诉前调解340件,调处成功174件,调解成功率为51%。

  与马锡五审判方式一脉相承

  华池县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诞生地,也是南梁红色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华池县法院始建于1948年9月,是甘肃省基层法院唯一一个成立于解放前的法院,也是这次家事审判改革的试点法院之一。

  70年前,时任陕甘宁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在此公开审理了著名的“刘巧儿”婚姻纠纷案;70年后的今天,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家事审判改革中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去年6月份,华池县法院家事审判庭在“刘巧儿”原型封芝琴老人的故里——上堡子村审理了一起家事纠纷案。

  庭审开始后,原告牛某哭诉,“我与何某结婚20多年,每次发生口角,都遭到何某的拳打脚踢,实在过不下去了。”

  被告何某则情绪激动地辩称,“我是入赘的上门女婿,结婚这么多年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就是想把日子过好。”

  起初,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办案法官们耐心释法明理、以案说法,与双方进行沟通,晓之以情动以理,双方情绪慢慢缓和,表示愿意接受调解。

  调解中,审判庭邀请的人大代表、司法调解员、家事调解员分别和双方当事人推心置腹地谈心,双方表示愿意好好生活,一对经历了20多年风雨的夫妻终于避免了“劳燕分飞”。

  现场旁听的群众感叹道:“马锡五庭长又回到了‘巧儿’故里!”

  华池县法院副院长杨学宇表示,华池县法院被确定为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后,建立家事调查官、家事调解员制度,邀请律师、心理咨询师参与调解,打破原有的“坐堂式”办案方式,60%的案件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审理,所办案件调撤率达到67.39%。

  据悉,庆阳中院院长李明多次深入华池县法院观摩家事审判庭开庭,并对试点情况进行指导。“马锡五审判方式和家事审判一脉相承,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解决农村地区的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家事改革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据悉,在试点法院开展工作的同时,全省各地法院结合各自实际纷纷探索家事审判改革方面的好的机制和管用的做法,家事审判改革在陇原大地上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

  年近六旬的正宁县人赵老汉原本可以安享晚年,却意外卷入了一场“天价彩礼”事件中,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说他“痛苦到了极点”。

  原来,2015年12月,赵老汉贷款15万元,再添上自家攒下的6万元,支付了高额彩礼,前后花了20多万元为儿子娶了媳妇,却不料2个月后儿媳妇何某离家出走,赵老汉家“人财两空”。

  无奈之下,赵老汉的儿子将何某起诉至正宁县法院,要求判决离婚并返还所有费用21万余元。

  据悉,赵老汉的遭遇是正宁县天价彩礼问题的一个缩影。正宁县法院审委会专委张永庆说,当地婚姻纠纷案件几乎都涉及天价彩礼。

  2014年,正宁县天价彩礼问题被媒体曝光,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为了改变农村天价彩礼这一陋习,正宁县法院在审判实践中适当扩大了彩礼返还范围,把女方借婚姻向男方索取的“三金”款、手机款、登婚钱、上车钱、占亲钱及给女方家人索要的数额较大的衣服钱等都纳入彩礼返还范围,按比例适当提高予以返还。

  正宁县法院院长吴帅之表示,此举具有警示意义,就是让女方及其父母明白,结婚后很快便离婚的,大部分的彩礼钱也要返还。

  此外,吴帅之在辖区四个基层法庭分别选择一件离婚纠纷案件,亲自担任审判长,召开示范庭,亲自撰写判决书,指导全院审理婚姻纠纷案件,引导良好婚俗新风。

  除正宁县法院之外,天水中院发挥女法官独特优势,对涉及婚姻纠纷、赡养纠纷等案件,走出法庭,进入家庭巡回调解,想尽一切办法把纠纷解决在诉前;陇西县法院把离婚案件审理从法庭“搬”到微信上进行审理,通过微信调解跨省离婚纠纷案件;迭部林区基层法院在辖区内8个林场设立便民诉讼服务点,加强与林场调委会的沟通联系,调解涉及家庭纠纷案件。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史莉介绍,家事审判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试点法院和其他一些法院以家居式审判环境促使当事人稳定情绪,用春风化雨式的工作方法调和当事人的纷争,借助社会力量对家事案件实行判后司法延伸服务,实现了家事纠纷的“案结事了人和”,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赵志锋)

相关报道

女子跳河拒绝施救 民警水中托举累瘫

跳江救人的民警几乎耗尽全部体力,上岸后靠墙休息了十几分钟才缓过来。

盘古氏公司骗贷骗汇案一审公开开庭审理直播

被告单位北京盘古氏投资有限公司、被告人吕涛、解洪淋、杨英骗取贷款,被告人吕涛、解洪淋骗购外汇案一审将于6月9日8时30...

警惕!高考刚过 这些 “高招”骗局已经上路

法官建议,对主动提出为孩子求学提供帮助的人,考生和家长应多方位核实对方的真实信息,同时也要对他们给出的承诺予以警惕。

一封特殊的来信

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教育的服刑人员,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罪悔罪,重新走出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