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与爆炸物、纤维、油脂、涂料、毒物、毒品等检材为伴,口罩、白大褂、乳胶手套是她的标配,35岁的张萌很少能像其他女性一样去打扮自己、陪伴家人,她的精力与时间大都奉献给了她钟爱的公安理化检验事业。
张萌:吉林市公安局一名主攻法化学专业的民警;
作为吉林警队“法化第一人”;
职业要求她随时面对火场、腐败的尸体、被害者的血液或胃内容物等常人难以承受的环境和气味。
让尸体“说话”
2013年,吉林市某公司的通勤车在路上发生火灾,10人死亡、30余人受伤。张萌赶到现场,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里,为了不影响后续的刑事侦查,她从车窗爬进车厢内,独自面对遇难者遗体连续勘察5个小时。勘查结束后,她又带着几十种检材迅速赶回实验室,36个小时不眠不休的细致检验,最终认定了助燃剂种类,排除了恐怖分子制造恐怖袭击的可能,为警方的后续侦查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2012年,桦甸市一名男孩饭后死亡,孩子的妈妈和姥姥同时被送到医院急救,可医院却因不能确定是食物中毒还是其他原因无法对症下药。临时加班的张萌在最短的时间里检验出了有机磷农药成分,孩子的妈妈和姥姥得救了,桦甸市公安局也以她的结论为线索,迅速侦破了案件。
白天,张萌在实验室里做检测;深夜,她在灯下开具鉴定书。工作12年以来,她简直就像个女超人:受理的案件超过3400起,经手的检材9000余份,出具的鉴定报告无一差错。她说,“只要有剥茧抽丝的耐心与细致,就能让死者开口说话”。
还事件真相
2015年除夕,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准备着吃团圆饭,在外地婆婆家过年的张萌突然接到单位打来的话,吉林市桦皮厂一农户家的狗吃了牛肉后死亡,牛肉是在当地一家屠宰场购买的,而且全村的人都在此厂购买牛肉。事关全村人的饮食安全,张萌匆匆地抱了抱孩子,就一刻不停地飞车4小时赶回吉林市,没顾得上休息就投入到毒物检验中,最后排除了二十几种毒物中毒,终于让村子里的老百姓过了个安稳年,可她自己却没能吃上这顿和家人团聚的年夜饭。
2015年6月,舒兰市某仓库发生爆炸,造成一死一伤,现场弥漫着不知名的刺鼻气味。弥漫在空气中的气体是否有毒?一时间给周围的居民带来极大恐慌,纷纷四散撤离。张萌到达现场后,全方位勘察采集各种检材样本,封装后立即带回实验室检验,第一时间从20多种样本中检出爆炸物成分,证实空气中弥漫的气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群众们都放心地回到家里。
善意的“谎言”
由于经常在实验室接触各种毒物和有机试剂,需要长时间戴乳胶手套,张萌手上的湿疹常年不断,嘴唇也被毒物侵害得了唇炎。怀孕7个月时,有一次张萌正在做产检,一个办案民警打电话说有个着急的毒品检验案件,若不及时确定可疑检材是否为毒品,嫌疑人就得因超时而被释放。张萌听后二话不说立即停止了产检,赶回实验室进行检验,最终确定了毒品的性质,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作为一名理化工作者,张萌牺牲了太多太多的天伦之乐,为了工作,她很多时候要和孩子讲一些善意的“谎言”。每当半夜单位有公务打来急电时,她的内心都充满挣扎,孩子哭着喊着不让妈妈走,张萌只好连哄带劝地说:“宝贝不哭,妈妈马上就回来,给你买好吃的。” 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总说她是骗子。说到这里,张萌的眼睛里微泛泪光,“我欠孩子的实在太多太多了,但这是职责所在,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