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七旬老人50年无户口 广州越秀户政民警帮其解决
日前,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人口大队的户政民警赖冬梅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感谢信。信中的林先生说,多亏了她的帮助,女儿成功在本地报名高考,高考即将来临,自己有说不出的感激。
开辟“绿色通道”处理考生户口“加急件”
去年11月底,林先生第一次来到办证中心请求帮助。女儿小林是广州市内某省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但户口一直在福建,眼看即将高考报名,如果没法落户广州就得回福建高考,“两地的教材和考试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不利于孩子的发挥。”林先生说。
赖冬梅收到林先生提交的申请资料后迅速进行资料审查核实,在确定林先生和女儿符合广州入户条件后及时将情况上报,请求为孩子开辟绿色通道。“不希望孩子因为外界因素没法上理想的大学。”赖冬梅说。
去年12月14日,赖冬梅将加急准迁证交到林先生手中,林先生次日便前往福建,当天往返办好户口迁移证,赖冬梅当天一直等到晚上8时多帮助林先生给小林办好了入户手续。
“12月16日是高考网上报名审核的最后一天,幸好在报名前办妥了。”赖冬梅舒了一口气。
实际上,林先生并不是个案。每年春季招生和冬季报名阶段,就会有不少孩子跟随父母落户的“加急件”,遇到类似的问题赖冬梅总是会根据相关规定,开通绿色通道,解决燃眉之急。
解决50年“黑户”证明七旬老人系“广州人”
非婚生子女落户、外来人员入户、户口项目纠错变更,赖冬梅每天都要解决多个户口“疑难杂症”。不久前年近七旬的唐老伯在赖冬梅的帮助下解决了自己及五名孩子多年的无户口问题。
上世纪60年代,为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唐老伯离开广州,以知青的身份在萝岗岭头农场插队入户。1967年他因个人原因去往云南边境,后与一名缅甸籍女子非婚生育5个孩子。
由于没有户口,唐老伯和孩子们在生活上困难重重。赖冬梅说,去年11月唐老伯带着一儿一女从云南坐大巴3天3夜到达广州时就受到了冲击。
“第一次来办证中心时他只带了一张当地村委会开具的非常简单的情况说明。”赖冬梅告诉笔者,办理户口还需要广州本地原户籍证明、生活轨迹证明、上山下乡身份证明等多种文件,这让她犯了难。
于是,赖冬梅一边指导唐老伯到当年户口迁出派出所翻查户口底册,一边联系社区民警在萝岗查证唐老伯的身份,经历了2个月的调查、发函、核实、找人证,唐老伯的身份终于被确认,顺利落户。
本以为自己户口解决了,5个孩子的户口也可以随之解决,然而又出现了新的障碍。5个孩子在云南所做的亲子鉴定被认为无效,需要在广东重新做,“但几个孩子没有身份证明,从云南边陲小镇到广州正常需要经过4道关卡,乘大巴又不安全。”赖冬梅考虑到经济、安全等诸多问题,于是写报告向多部门上级反映。终于,通过省卫计厅的协调,省司法厅与云南省司法厅联系,核实了孩子在云南所做亲子鉴定的有效性。
今年3月初,5名孩子成功落户广州,“唐家的老二和老三还在一家酒楼里找到工作,稳定了下来。”赖冬梅欣慰地说。(吴珂 施桂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