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国家级"模范车管所"的大绝招

2017-06-05 16:15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王贤臻
字号  分享至:

  □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志月 本报通讯员 杜立冬《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何正鑫

  37名民警,65名协辅警。

  82万辆机动车,114万名驾驶人。

  这两组数字,分别是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的人员情况及日常管理服务对象。

  在湖北,宜昌市机动车和驾驶人拥有量的增幅和增速位列首位。

  5月19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宜昌市车管所被国务院授予“模范车辆管理所”荣誉称号。

  一个仅有37名民警的市级车管所,如何做到不负114万名驾驶人的期望?《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走访。

  好车牌不是“特权牌”

  “以前陪朋友来上牌花了将近3个小时,今天不到半小时就办完了。”新车上牌如此高效,车主覃女士很是意外。

  今年4月17日,宜昌市车管所开通“通道式”汽车上牌服务,覃女士是第一批享受到该服务的驾驶员之一。

  办证现场,覃女士驱车从长约百米的“U”型通道一端驶入,经审核岗、查验岗、收费处、受理岗4个岗亭,轻松完成了拓号、拍照、资料审核、查验、选号、缴费、制证7个上牌流程。

  “要是在过去,办理上牌业务的车主们需要在各个窗口反复排队,没有两三个小时根本办不下来,场地里总是车挤车。”宜昌市车管所副所长张晓波说,车管所将服务岗位从服务大厅前移,服务流程重置,设立“通道式上牌服务通道”后,车主只需1次排队,最多30分钟办结。

  据介绍,“通道式”上牌场地采取封闭式管理,只有车主持本人有效证件才能进入,还有效杜绝了“兔子”违规代办现象。

  覃女士给新车上的号牌,是之前就在车管所开发的“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选好的,这一步也为她节约了不少时间。

  选车牌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过去不少车主有这样的体会:号码好的牌照基本选不到。

  其实,车管民警也有难处。宜昌市车管所所长梅德宏介绍,特别是有些人有关系,打着领导旗号找路子要好车牌,不仅败坏了内部风气,而且损害了车管民警在群众中的形象。

  2015年以来,宜昌市车管所按照“丰富号牌资源、优化选号模式”的原则,在机动车选号自编自选、“50选一”“互联网选号”基础上,将10万余副多种形式号牌资源充实到随机选号资源库。

  2016年9月,宜昌市车管所又将5万副自主组合号牌补充到互联网自主选号资源库,满足新购小型汽车上牌选号需求,仅9月1日当天截至下午5时,就有近1300辆小型汽车通过平台预选机动车号牌。

  今年1月1日起,其可用号牌资源全部实现电脑自动随机补充,放量补充提前在网上通知,群众在任何时间使用任何一个选号机几率均等,有效突破了号牌模式单一的“瓶颈”,办事群众实时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公共号牌资源,实现公开、公正、公平选号。

  记者在宜昌街头拦住一辆“999”牌照的雪铁龙世嘉。车主王先生自豪地说,这个牌照就是自己“50选1”选的,现在的好车牌都是自己选出来的。

  驾考不是“吃拿卡要”

  开车上路之前,你得先有个驾照。

  宜昌市车管所考试科科长张忠东说,以前,学员需要考驾照,必须由驾校和教练员通过车管所约考,个别教练员恶意压考,从中谋取利益,考生打点教练员成了“老规矩”,甚至有些教练员隔几个月就过一次生日。驾考不花钱、不找关系报不上名,让考生意见很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年9月1日,宜昌市车管所开发的驾驶人考试网上自主预约系统上线运行,将全市各考场的考试名额全部投入互联网预约平台,考生不再仅有通过车管所、驾校约考一种方式,可以根据学习培训实际,在互联网上自主预约科目二和科目三考试,考场和考试时间可以自己决定。

  自主预约系统运行一周,就收到了明显成效。截至今年5月,宜昌市已有7.37万余人次通过平台成功预约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二、三考试。

  在考试过程中,监督也无处不在。考生从进场、考位分配、考试,每一个步骤都实时监督,过程全程录音录像、3年备查,考试成绩由计算机智能评分。驾考结束后,每次都要随机抽查10%的学员进行回访,询问考试过程是否合规,有没有“吃拿卡要”现象。全所民警必须在所内就餐,一经发现接受考试单位和办事人员请吃的,立即下发违纪通知书,责令整改并离岗培训,同时对分管领导追究连带责任。

  宜昌车管所还在公共场所设置60个举报箱,向社会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驾考中随机抽取学员担任考试监督员,并不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体验驾考、车辆上牌、证照审验……

  同时,该所还引进“无人机”,实现航飞、实时监控、取证拍摄等一体化飞行,让机动车检验机构、考场周边等非法行为无处遁形。

  监督无死角,带来的是考试行为的规范。小张的亲戚是车管所民警,他今年3月参加科目一考试,由于没有认真学习,他求助自己的民警亲戚,没有想到,民警亲戚直接拒绝了他的要求。一开始,小张觉得这个亲戚很“不够意思”。后来,他进了考场才发现,亲戚确实无法帮忙,考场内摄像头实现了监控无死角,在候考区,考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考场内的一举一动,全程透明。

  近3年来,宜昌车管所拘留21名考试作弊人员,其中刑事拘留1名,47名教练因“吃拿卡要”被处罚,4家驾校校长被约谈。

  审车不再漫长等待

  5月22日,宜昌城区居民刘先生和朋友陆先生约好一起去审车。当天13时30分,两人从中心城区出发,40分钟后到达了检测点。

  登记、拓号、拍照、上检测线,领取检验合格标志,一系列流程下来,仅用了半小时。

  “本来以为会排很长时间的队,下午请了半天假,专门来审车,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还可以赶回去上班。”刘先生说,审车过程很顺利,流程和收费标准提示牌上写得清清楚楚,和工作人员都没说上几句话。

  在刘先生的记忆中,以前审车可没有这么轻松,几年前,宜昌城区机动车检测点仅有一家,如果赶上人多,队伍会排到马路上,有时去晚了点,当天还不一定能排上队,大量时间都耗费在排队等待中了。

  2014年10月1日,宜昌市公安车管部门与全市所有车辆检验机构彻底脱钩,所有驻站民警全部撤出安检机构,取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前的查验环节。

  脱钩不等于脱管。宜昌市车管所在全市建设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远程监管系统,全程对车辆检验过程进行录像和图片采集。车管所对安检机构提交的相关视频、图片和资料进行远程审核,审核合格的由安检机构现场为办事群众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眼下,宜昌的车辆检验机构由2014年公安部门负责管理的10家11条检测线,增加至全面实行社会化运行的10家69条检测线,日检测能力也由原来的1000辆增加到现在的2500辆,且全部引入环保检测线,实现了安全技术检验和环保监测的统一。

  与此同时,各检验机构在工作场所醒目位置落实“八公开”,公开主管部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流程、收费项目、收费依据、便民措施、投诉电话,全部统一收费标准,严禁擅自提高和降低检验标准。

  宜昌市车管所还带头贯彻落实湖北省交管局在全省推行的异地检验制度,对在籍机动车(大型客车、校车除外)省内异地检验无需办理委托检验手续。在宜昌市范围内,车主可按需自由选择机动车检验机构上线检测,取消了一切中间环节,完全做到了车辆随到随检。

  市民审车随之越来越方便。刘先生说,审车的前几天,其刚在报纸上看到,在点军区桥边镇附近又新增了一处机动车检测站,“这个检测站离我家更近,开车只需要20分钟,今年是和朋友约好了,明年就去这个新的检测站看看”。

  车管所服务送到家门口

  “原来考驾驶证要跑几十公里山路,今天在家门口就把证领了,真是太方便了。”68岁的马宏登考完驾驶证后,高兴得合不拢嘴。

  2016年9月13日,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流动车管所”开进该市秭归县郭家坝镇头道河村,开展车驾管业务上门服务,头道河村委会前热闹非凡,四乡八里的群众来到这里办理车辆年检、驾驶证年审、摩托车驾驶证申请。

  马宏登是参加这次考试年龄最大的村民。他告诉记者,家里有一辆三轮摩托车,偶尔也会开开,但每次都不放心。“我前几天报名参加了镇里组织的摩托车驾驶员培训,学了以后才知道,不具备安全驾驶知识不能开车。以前每次出门总是提心吊胆,怕碰到交警查,更怕出事。今天车管所组织摩托车考试,所以一大早就赶来了。”

  宜昌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接合部,地貌复杂多样,境内丘陵山区和平原交错,交通环境复杂。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摩托车增长量迅猛,小型汽车逐渐大众化。偏远山区和农村群众距离车管部门远,办牌办证、车辆和驾驶证年审耗时费力。

  为进一步推动车管便民、使群众实现“家门口”办理业务,宜昌市车管所提出“三到三有”便民服务新举措,暨“车管到乡镇、上牌到农户、考试到稻场”,让偏远山区及乡村地区“车有牌、有保险、人有证”,灵活机动地将车管服务送到偏远乡镇。

  “流动车管所”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偏远乡镇,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流动车管所”就会开进宜昌全市的各家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大型广场,推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已成为宜昌市一道便民利民的靓丽风景。

  宜昌金东方学校初中部的林老师就是“流动车管所”的受益者。她告诉记者,工作的原因,驾照无法及时年审,后来学校领导跟车管所联系了,没有想到,“流动车管所”就真的开到学校了,当天,56名教师年审了驾照和车辆。

  这些年来,“流动车管所”开进过三峡工程施工现场,上料场、下基坑进行审验服务;民警预约上门,将服务送到葛洲坝集团全国各地的重型车辆之中。

  上门审车、验照、换证,组织驾驶人考试,“流动车管所”的足迹遍布宜昌9个县市区,先后为1万余个单位送服务近百万次,提供补、换证和受理提交身体条件证明300余万人次,为车属单位和驾驶员节约成本近10亿元,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建在车轮上的流动车管所”。

相关报道

官方严打涉高考违法犯罪活动 已抓获50余人

教育部介绍,各地公安机关根据统一部署,重拳出击,成功破获了一批涉考违法犯罪案件。

直播丨跟随"环保警察"暗访,看看谁是污染"真凶"?

世界环境日,记者跟随四川“环保警察”暗访,研判环境犯罪动态,看看这支神秘的环保卫士如何捍卫蓝天白云。

洋垃圾走私成产业链 监管漏洞刑罚偏轻致屡禁不止

在当天开展的整治固体废物走私联合行动的第二战役中,全国12个直属海关同时收网,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团伙17个,初步查证涉 ...

“残翼”民警不平“帆”

身为人民警察,为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对头上的警徽,他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