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迁安市城区居住的张大爷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儿:邻居家养了几只宠物犬,此起彼伏吠叫,尤其是每天凌晨,喜欢安静的老人被折腾得心烦意乱。万般无奈之下,张大爷来到河北省迁安市公安局的信访室反映情况,当天在信访室值班的公安局政委卢智慧接待了他。问明原委后,卢智慧让老人先回家,并承诺想办法解决。

随后,卢智慧带领治安大队和派出所民警,几次来到小区居委会协调解决此事,不厌其烦地入户走访做工作,最终将宠物犬妥善处理。
张大爷所住单元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谈起这个变化,老人说:“多亏了公安局的领导,他们把‘上访’变成了‘下访’,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以“下访”化解“上访”
在河北省迁安市公安局,卢智慧告诉记者,让群众赞不绝口的“下访”工作,他们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他说:“信访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是用心。带着诚恳的态度来到群众中间,和他们将心比心,群众都会理解支持你的工作。”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记者在河北省迁安市公安局采访时,发现这一理念已经深入每一名民警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心中。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迁安市公安局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该局规定,只要是新发信访案件,分管局领导必须亲自包案,亲自指挥、调度、督办。这一规定让分管领导和办案单位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倒逼认真解决,改进工作。
在位于河北省迁安市公安局门口的信访室里,记者随手翻看了近期的工作记录,发现真正的信访问题很少,大多是群众的咨询和建议。正在信访室值班的副局长杨永红欣喜地说,随着信访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新发信访案件逐年减少,信访积案不断消化,信访室的信访任务少了,竟成了接待群众咨询的一个窗口。
通过信访工作记录发现,2016年以来,该局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130余人次,局主要领导接待来访群众70余人次。局领导与信访人面对面谈话,听取信访人诉求,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明理释法、疏导教育,做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问题成为工作好坏的“试金石”
“信访问题客观存在,不能回避,必须正视。”说这话的是河北省迁安市公安局信访科科长李兵。2015年10月信访科正式组建,从那时起他成为河北省迁安市第一批专职信访工作民警。
对于县级公安机关来说,绝大部分信访案件的发生都源于基层执法单位,源于一线办案民警,而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解决问题的往往却是信访部门和各级领导。如何从根源上让执法办案民警真切感受到群众的诉求,剖析自身在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的作用,河北省迁安市公安局进行了有益尝试。
他们推行了各执法办案单位轮流安排民警到局信访室接访制度,每期半个月,让一线执法民警亲身体验信访问题化解的整个过程,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心声、感受群众喜怒、指导今后工作。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推行新提拔干部信访锻炼制度,规定新提拔的股级干部在任职前必须到信访部门锻炼。这不但缓解了信访部门警力短缺的问题,还让新提拔的干部清楚地了解到信访问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促进了各单位执法办案的规范化。
另外,该局对信访工作考评实行分值化,并将其纳入全年绩效考核当中,按照不同情况给予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取消全年评优资格处理。
-信访工作越来越“顺溜”
河北省迁安市沙河驿派出所所长石复兴是一位有着30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公安”。当谈及长期困扰基层的信访问题时,他却说,派出所近年来的信访工作越来越“顺溜”了。
石复兴和民警们的这种“顺溜感”,源自于该所在河北省迁安市公安局的指导下,推行的信访档案制度。从2016年开始,沙河驿派出所开始有针对性地将遗存的信访案件建档,进行规范化管理。信访档案借鉴行政案件档案的管理模式,一案一档、一事一档,不但记录了案件的成因,还将当事人诉求和公安机关所做的工作分门别类附在里面,做到了全过程记录,一目了然。
石复兴说:“自从有了这些信访档案,我们基层派出所的信访工作被理顺,管理也更加规范。我们处理信访案件有了抓手,决策有了依据,自己也更有底气了。信访工作由过去的被动应付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应对。”
同时,这些信访档案也是派出所执勤执法工作的一面“镜子”,工作有哪些短板,民警的执勤执法行为还存在哪些不足,通过档案都可以直观反映出来,让基层民警做到心中有数。
目前,河北省迁安市公安局要将沙河驿派出所的这一经验做法向全市基层派出所推广,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工作全覆盖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