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易冰是湖北省公安县公安局黄山头派出所所长。他外表敦实,性格却风趣幽默。他用一句话概括了26年公安工作的心得体会:做出好样子,群众才能给面子。
“上访户”缠着要和他“拜把子”
今年4月初,陈某背着一袋从自家山地里刨出的鲜竹笋来派出所找易冰,非要和他“拜把子”。易冰不允,陈某笑着抖狠:“我可是老上访户,你就不怕我缠着你?”
话还要从2014年说起。那年易冰升任黄山头派出所所长,碰见的头一个案子就很棘手:14年前,因邻里纠纷,嫌疑人杨某将陈某兄长伤害致死后潜逃,从此杨某人间蒸发,再无音讯。14年来,陈某不断上访。易冰接手案件后,将历任所长经手的半米多高的案卷“嚼”了一遍又一遍,案子的所有细节像电影情节一样,时常在他脑海里回放。易冰坚信,嫌疑人不可能凭空消失,有葫芦就有藤,嫌疑人十几年音讯皆无,极有可能更名换姓,“漂白”了身份。于是,他一头扎进走访工作中,梳理出近60名关系人并一一开展调查。2014年7月,杨某母亲病危。在围绕杨某关系人展开排查时,易冰发现了一个可疑电话号码。在杨某母亲病危期间该号码仅显示一次通话记录,但通话时长达2个小时。易冰敏锐感觉到“有嚼头”。进一步侦查发现,该号码登记地为云南,机主是“杨正清”,将于7月28日乘座长途客车到公安县。 7月28日晚7时许,化名“杨正清”的嫌疑人杨某刚下车,即被请进了派出所。
案子被破获以后,陈某专门请了腰鼓队,在派出所门前敲锣打鼓了好半天。从那以后,陈某总是缠着易冰要“拜把子”。
他喜欢和群众唠嗑儿
易冰喜欢找辖区群众唠嗑儿。他在自己办公室门前挂上“群众接待室”招牌,就在闲聊中,为群众办成了不少“小事”,也破获了不少“小案子”。
去年初,有位群众说挺害怕撞见“神经错乱”的吸毒人员。于是,他针对涉毒违法行为建起了“一横三纵”打防网:“一横”就是以派出所为轴心,横向到边,将辖区划分成多块责任田,确定责任民警,每天掌握责任田治安动态及信息;“三纵”就是大力培养治安信息员和联防队员,分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农村村组将治安力量纵向到底,各种力量联动控防,秋风扫落叶,涉毒人员露头就打。不到一年时间,该所行政拘留涉毒人员17人,强制隔离戒毒9人、社区康复戒毒22人,辖区涉毒违法犯罪几近销声匿迹,群众安全感明显上升。
今年春节刚过,也是在一次闲谈中,他听说辖区天保村90多岁村民陶大婆无儿无女,且一直没有户口。90多岁高龄没有户口,国家的许多福利政策就享受不到。他立即着手安排民警细致核查陶大婆户籍情况,发现陶大婆既未办理过结婚证,也未办理过身份证,更未购买过任何医疗保险,甚至连分田册、土地证也没有。不能让陶大婆户口在自己手上继续“黑”下去。易冰从镇人口普查册及村人口登记本中一点一滴寻找证据,终于完善了陶大婆的身份信息,补办了户口。90多岁的陶大婆从此成了国家的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每年都能够享受到国家3000多元的低保救助和高龄补贴金了。
联合外省派出所,同步实现治安和刑事案件下降
黄山头镇一街跨两省,北边是湖北省公安县的黄山头镇,南边是湖南省安乡县的黄山头镇,两镇依山而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省际边界地区治安形势较为复杂,特别是流窜类侵财案件频发。群众忧心、易冰头疼。上任后的第二年,他到安乡县的黄山头派出所拜访,提出了加强治安联合控防的构想。
两地派出所领导一拍即合,迅速构建了信息联享、案件联破、纠纷联调、应急联动等“八联”区域防控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了边界警务深度合作。去年夏天,一名安乡县黄山头镇籍男子在公安县黄山头镇销售盗窃的摩托车被抓获,两地民警联合侦查,一举破获7起边界摩托车盗窃案件,收缴被盗摩托车22辆,为两地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20万元,并打掉了一个流窜两地疯狂作案的盗窃团伙。
引入区域合作联防机制后,两地派出所拧成一股绳、共下一盘棋,年均化解各类边界矛盾近70件,打击利用边界特殊地理位置作掩护的违法犯罪活动30余人次,过去治安工作中的一些瓶颈性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两地同步实现了治安和刑事案件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