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冯震:用“匠人”精神解开生命密码

2017-06-01 10:16  来源:北方法制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在探索的道路上,没有成功,只有成长。”这是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DNA实验室中队长冯震的座右铭。身边的同事和业内的同行把他比做“李昌钰式的人物”,但他依旧谦虚低调、严谨细致,先后破获了一大批在长春市、吉林省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命案、要案。他所做的DNA检验鉴定和比对,在面对犯罪证据几乎为零的“死案”时,均起到了决定性乃至唯一性的作用,上演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还原真相心无旁骛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DNA检验鉴定技术以其快速准确的破案效率,逐渐成为公安机关破案的直接手段之一。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DNA实验室作为长春公安司法鉴定专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要鉴定检材1400余例。

  4月29日,“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冯震像平常一样早早来到单位,换上白大褂直奔实验室,按计划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最近一线侦查单位送检的检材多,都很急,冯震非常理解。进入工作程序的他心无旁骛,开始了通过微观世界放大、还原案件真相的DNA检验。

  DNA检测对于很多案件来说是最后一道“防线”,走到这一步基本到了案悬一线的程度。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报送的检材有效性不高,需要冯震亲自到现场提取。勘查中除了中心区域证据固定,冯震更愿意“溜边儿”,少人关注的边缘地带往往更容易留下不易被发现的证据。“若是冯震先出现场,有价值的证据就会‘片甲不留’,他会根据作案手段、嫌疑人特征、作案动机等多方面寻找,事实证明非常管用”,同事们这样评价。

  冯震说,现场物证和实验室生物检材DNA的提取至关重要,往往对案件侦破起着决定性作用。检材提取后首先要纯化、祛除杂质、装进试管、贴上编号,这个过程需要两到三个小时。不是任何物证都可以成为化验对象,这需要检验员细致入微地分割、取样、备份。

  实验室的桌子上放满了民警从现场提取回来的血斑、精斑、毛发、组织、唾液、脱落细胞等生物检材。DNA样本提取后,检材开始了脱离人体环境不断自我复制的“扩增”过程,这个过程同样需要两到三个小时,而且容不得丝毫马虎。“绝大多数可用检材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微量,北方风干物燥,物证检材的活性程度会大幅度降低,如果没有有效备份,一旦检测不成就失去再次检测的可能性,给侦查破案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冯震说。

  英雄救险 “激活死案”

  能为别人所不能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把“死案激活”、变最后一根稻草为钢铁支柱,冯震无数次在命悬一线时力挽狂澜,上演“英雄救险”。

  2016年8月13日,宽城区居民王某在居所内被人用胶带缠住头、脚、手等部位导致机械性窒息而死。嫌疑人在现场没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痕迹物证,案件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冯震重点针对缠绑在被害人身上的胶带进行提取检验。胶带长达数米、反复缠绕、多重粘合,提取检验条件极其恶劣,百余次检测均未能发现有价值的生物物证。胶带上粘附着的细小白色纤维提示,犯罪分子全程戴手套作案。在胶带上提取罪犯DNA的难度更大,但这段胶带是此案能够侦破的唯一希望。冯震昼夜不休,连续工作4天,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在胶带上提取到有价值的微量DNA生物检材,通过全国DNA数据库比对,最终锁定有绑架妇女犯罪前科的嫌疑人刘某某。专案组以此为依据,将“8·13”案件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及其同伙抓捕归案。

  “做这项工作要科学严谨、理性公正,既要通过物证找出真凶,同时又要通过否定的结论证明嫌疑人无罪,不放过坏人,也不能冤枉好人。”生命的尊严和法治的公正让冯震丝毫不敢懈怠,时刻紧绷每一根神经。

  现在,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DNA实验室已由原来的1个人增加到7个人,且每人都能够独立完成检测。依靠DNA技术让证据说话,为受害者伸冤,让犯罪分子伏法,冯震的团队默默奉献,为刑事破案提供技术支撑,用“匠人”精神解开生命的密码。

【视频】论“六一神曲”我只服这三位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你,有没有遭遇熊孩子的体验?被抢玩具,被揪头发,被衣服里扔毛毛虫,被放学路上欺负,你该怎么办?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王保安受贿超1.53亿 一审判无期

对被告人王保安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国办发文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能否有效 ...

国办印发的意见要求,简化优化审批服务,积极推进一站受理、窗口服务、并联审批,推广网上审批。

维和战士亲述:我为什么选择再次去马里

时隔一年,当我重整行囊再次出发时,身边很多朋友和同学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怎么又去了?多危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