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们口岸服务出入境外国旅客量首次突破2万人次,同比去年上涨13%,服务国家(地区)航线增至22条,旅客通关满意度测评连续4年位列全省10个现役边检站第一名。”日前,福建福州机场边防检查站副参谋长朱敏杰在业务例会上说。
自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被确定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枢纽机场以来,福州机场边检站借势跟进,深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紧贴口岸实际,整合内外资源,探索实施“柔性勤务”“星级管理”“内外圈防控”等通关措施,建立寓服务、管理、执法于一体的特色综合勤务模式,开启服务“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枢纽建设“加速度”。
柔性勤务擦亮人本化关怀窗口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抱怨,他们竟这么重视,还带来如此大的改观!”4月17日,旅客王先生对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候检大厅的变化发出感慨。三个月前,他曾向检查员抱怨客流高峰期候检大厅过于拥挤。收悉情况后,这个站立即对大厅功能区、标志标识及隔离带设置重新勘查评估,并做出相应规范、调整。
“创造以人为本的优质通关体验是我们的目标追求。”朱敏杰介绍,2015年以来,长乐国际机场对接福州市建设国际化航空大都市的发展定位,探索推行以人为本的“柔性勤务”,向八方旅客展示“文明窗口”的人文关怀。
2月15日,这个站收到一位华侨老友寄来的第三封问候信。2014年元宵节,这位华侨从福州机场边检站入境,核验完个人证件后,她又递上第二本证件。当检查员要求证件本人前来核验时,她却将一个骨灰盒摆上验证台。原来是她父亲在远离祖国65年后一直想回国,却不幸在临行前离世。于是,她背负父亲的遗愿归国,请求帮老父亲加盖入境验讫章。然而,这个章最终没有盖上。当她即将失望离去时,一份由检查员手写的“老兵张大勇于2014年2月14日回到祖国!”字条令她感动不已。至此,这位华侨便和边检站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都会寄来问候信。
这个站还采取“迟到免排”“免申报”“一站式服务”等举措,通过建立“红旗窗口”小分队,为旅客提供“亲情引导”和“乡音服务”,连续4年实现旅客满意率99.9%。
星级管理打造快捷式信任通道
3月23日,马耳他籍“索诺马”轮从美国卡拉玛港运载6万吨大豆入境,靠泊于福州松下码头,但因船舱进水,近500吨大豆受潮变质,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万人民币。
面对货主焦急的情绪,福州机场边检长乐分站执勤业务一科检查员史传年安慰道:“别急,你们是‘五星’船舶,可以享受诚信优惠待遇。”随后开通的“诚信通道”不到15分钟便办完通关手续,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随着福州“临空经济区”和外向型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进出口货物对通关效率和数量要求逐渐提高。2015年以来,这个站创新管理服务举措,推行“星级诚信管理制度”,制定4种主要服务单位的信用等级管理办法,通过区分不同诚信优惠待遇,切实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这个月我们又加分啦!”4月14日,船舶公司代理林先生乐呵呵地看着史传年在诚信管理登记簿上给他们公司加分。原来,按星级诚信管理制度,这个站每月对各单位协作表现评估排名,酌情进行诚信加减分,并予以公示。当天,3名身份不明人员在松下码头3号泊位垂钓,落脚不到10分钟,这个站就接到林先生等20余位公司工作人员打来的举报电话。
同时,这个站还注重完善网上报检、登轮办理和24小时全天候“随到随办”等服务机制。两年来,先后服务超过100万吨砂石、90万吨大豆、85万吨铁矿砂等货物进出港,为船方和企业节省通关及滞港时间300多小时,节约经营成本670万余元。
闭合管控建强内外圈安全屏障
3月16日,在执行香港至福州KA660航班入境边防检查任务时,福州机场边检站检查员纪效发在查验一名旅客证件过程中,发现该旅客神色紧张、答非所问。经后台核查,发现该旅客是网上追逃人员,遂将其抓获。
“只有确保口岸防线滴水不漏,才能保证通关环境和谐顺畅。”福州机场边检站卢圣震说,近年来,出入境流量以20%的速度增长,而警力却没有增加,口岸防控压力倍增。他们的管控重心从内地居民出境审查转向反恐“防回流”审查,并自主设计了系统录入校验和录入质量检测程序,将勤务差错率控制在0.01%以内;推出前台查控三级比对等措施,增强了“内圈”主动防控能力。
在严防死守“内圈”安全的同时,这个站积极拓展“外圈”协作。与机场公安等口岸单位建立了5项协作机制,与厦门航空等10家航空公司建立信息实时通报机制,构建起多层级、全闭合的安全屏障圈。去年以来,这个站共查获偷渡人员114人次、其他违法违规案(事)件374起。(丁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