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城北区人民检察院、城北区人民法院在城北公安分局召开公检法“一体化”涉案财物管理中心运行联席会议。此次会议,是深入贯彻省委政法委关于全面启动涉案财物管理信息平台试点建设工作和落实王正升副省长关于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青海省首家公检法“一体化”涉案财物(物证)管理中心在西宁城北正式启用。此举措,对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宁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小华,城北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及部门负责同志,城北公安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所队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联席会议,城北公安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马玉主持会议。会上,城北区公检法三家会商决定了“一体化”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的设立、资源共享、物证流转、监督管理等相关事宜,并联合会签了《关于建立公检法“一体化”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的会议纪要》。
联席会议上,城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耿红军指出,公检法“一体化”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的启用实现了涉案财物的规范管理,随案流转、案结物清,将有力保证执法办案规范、有序。通过涉案财物中心实行集中保管、信息共享、数据移送,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涉案财物在公检法部门间移送程序繁琐、速度缓慢、影响办案进度,已办结案件涉案财物处置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涉案财物流转和处理效率。
城北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庞俊峰指出,现阶段,公检法部门对涉案财物的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对证据规范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因此现阶段很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城北公安分局在全省率先建立公检法“一体化”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有力推进了涉案财物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了执法办案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
城北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蔡建青介绍说,近年来,城北公安分局紧紧围绕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关于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谋思路、敢创新、求实效,认真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经过近半年的研讨、会商、建设,顺利建成了城北公安分局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城北区公检法三家联合设立“一体化”涉案财物中心,将对公检法各部门涉案财物的统一管理和规范处置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涉案财物管理中心运行工作中,公检法各部门将加强沟通,通过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出一条更加规范、有序、高效的管理模式。
西宁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小华指出,城北公安分局率先在全省启用公检法“一体化”涉案财物管理中心,说明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城北分局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公检法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据悉,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在城北公安分局办案中心,设有规范的涉案物证保管室,物证分类及流转归属明晰,物证中心出入设有指纹锁,物证管理中心都配有对角监控和报警系统,物证中心为所有涉案财物配置信息码,“一案一档、一物一号”,办案人员可通过案件编号和信息码能快速查找,实现“以号找案”、“以码找物”。
城北公安分局政委马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在诉讼办案和涉案财物处置过程中,存在涉案物证流转不及时和处置繁琐等问题。今年年初,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由城北公安分局牵头,多次联系公检法各部门,就涉案财物移送、信息审核、实物处置等内容展开会商,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今年年初,城北公安率先在规范建设办案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公检法“一体化”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公检法三部门的涉案财物都将统一放置,数据信息统一录入,实现信息共享和涉案财物电子化移交,有效规避涉案财物损毁、丢失等问题的发生。以前,公检法各单位的涉案物证都是自己保管,而有了这个物证管理中心,以后所有涉案财物都分类分别地一起管理,这在全省是第一家,为公检法各单位的涉案物证保管、提取、流转及处置等工作提供了便利。下一步,城北区公检法三部门在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的运行中,将不断完善,不断总结,建立涉案财物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将涉案财物管理中心与打防控涉案物品数据库对接,调用相关数据,倒逼执法办案单位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实现网上监督,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在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将涉案财物的来源、去向、保管、移送和处理信息都在平台上公开,通过这个物证中心,将所有涉案财物都锁进安全、规范的“保险柜”。
西宁市城北区公检法“一体化”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的建设,将实现公检法各单位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是公检法各部门执法办案迈向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契机和关键突破口。城北区公检法各部门将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契机,加强涉案财物中心运行机制、监督管理、信息资源互联,加快信息数据共享,推动政法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全面提升北区政法系统信息化和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文/扎西黄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