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海南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5.38%

2017-05-17 22:01  来源:海南长安网  责任编辑:周亚强
字号  分享至:

  “我对立案登记制改革最大的感受就是便利。以前疑难复杂案件先要经过庭长审批,再经院长审批,一套程序走下来没个一周左右时间不可能办成,现在最迟半个小时可以立案了。”5月1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中级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里,记者遇见正在自助交费机前缴费的王律师,谈起立案登记制不停赞叹。

  海南省海口市中院只是司改利民一个缩影。海南省高院立案审判第一庭庭长凌杰泉介绍,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两年来,海南省各级法院严格按照“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要求,依法受理案件,困扰法院与老百姓多年的“立案难”问题已成为历史,极大地保障当事人的诉权。

  近日,记者走访海南省多家法院,查看立案登记制实施两年以来带来的变化:针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问题,各级法院如何践行“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的承诺?随着立案门槛的降低,收案数量不断增长,面对“案多人少”矛盾,各级法院如何破解?

  减轻群众“跑累”“诉累” 信息化立案更顺畅

  过去打个官司,不是跑法院排队,就是准备大量材料。即便如此,还不一定能立上案,诉讼之累让老百姓怨声载道。

  “网上预约立案非常方便,让我这个外地人省了好多事。”来自天津的当事人曹洪说。5月10日上午,记者在海口中院诉讼服务中心遇到了前来办理立案的曹洪。曹洪介绍,他的公司因与两个公司发生建筑机械租赁合同纠纷案经法院二审判决后生效,由于对方仍拒绝履行,今天他过来执行立案。

  与以往在立案窗口排队递交书面立案材料不同,曹洪通过网上预约立案的方式,提交材料审核通过,当天过来法院不到10分钟就成功立案。

  海南省高院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5.38%。

  经过两年的努力,不少法院积极创新立案方式。现在,信息化的手段,更加让老百姓从立案到诉讼到执行都越来越便捷。据海南省高院的数据显示,两年来,全省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共收网上预约立案1106件。

  海南省二中院如今已形成了包括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微博、微信、网上预约立案、“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了当事人的诉讼服务体验。

  “过去当事人需要拿号等待叫号,之后还需在窗口向立案法官口述个人信息,由立案法官输入,并最后确认,这个过程花不少时间。”省二中院立案庭副庭长王永正说,采用在线诉讼服务平台网上预约立案,平均每位当事人的等待时间可节省30分钟,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

  记者走访中还发现,不少法院在立案大厅设有电子指引系统自助机。系统收纳了大量诉讼文书样本和诉讼指南,当事人手触屏幕,即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所需文书指引,或者拿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即可将文书内容导入手机,随时随地查看。

  “立案信息化既解放了法官,也让当事人和律师减轻‘跑累’‘诉累’。”凌杰泉表示。

  全省法院以立案登记制改革为契机,持续推进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两年来,全省内各个法院对诉讼服务大厅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更加齐全,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许多法院还对农民工、残疾人、军人等特定群体开通立案绿色通道。

  “案多人少”法官加班实行多元化解纠纷

  近年来,群众法治意识的提高,立案门槛的降低,海口市龙华区法院立案庭的法官感觉工作量增加了,加班成为工作中的常态。

  5月12日上午,记者在海口市龙华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里看到,前来立案的群众增多,立案法官们有条不紊地为群众提供立案指导、办理立案手续。在立案受理窗口,立案法官张萍正在耐心的给当事人回复。“你的立案材料中还缺少身份证复印件,请你将身份证交工作人员复印一份。”

  “我们一年立案当事人接待有数万人次。”张萍说。

  据了解,2017年1月至4月,海口龙华区法院收案9944件,同比增长64.2%。

  案件大幅增长,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在立案登记制背景下,面对不断增长的案件数量,如何对案件进行有效分流,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如何更好满足老百姓“方便、快捷、经济”的司法需求?两年来,省高院探索多元纠纷调解机制,从源头上解决纠纷。

  “我们形成了一些具有海南特色的经验做法。”凌杰泉介绍,如设立立案调解中心,由未入额法官担任调解专员负责立案调解工作;设立交通巡回法庭,专门化解交通事故纠纷等。

  2016年12月底,海口美兰区法院在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专门工作室,通过开展医疗纠纷案件的诉调对接工作,加强医疗纠纷的化解工作,这是该院打造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举措之一。

  2016年2月,64岁的周某因被三轮车撞到出现左小腿及腰部疼痛,随后被送往海南某医院住院治疗。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后,老人的腰部疼痛却加重,通过到其他医院检查后发现原来是海南某医院遗漏了其他病情,才导致老人治疗的延误,老人一定要将医院告上法庭。

  得知这一情况后,美兰区法院法官和海南省医调委工作人员对老人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明工作,2017年1月12日,老人与医院达成和解,一起医患纠纷化解在诉前,让当事双方都感到满意。

  据介绍,该院先后与海南省保监委、海口交警支队、法律援助等部门合作,充分发挥专业调解的优势,促进诉前调解工作。针对部分不适合调解、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案件,立案庭法官在区分案件的不同类型和适用程序,对案件按繁简程度进行二次分流。

  2016年3月,在审理戴某与妻子郭某离婚一案时,法官了解到戴某瘫痪在家,行走不便的情况后,便采取上门开庭审理的方式对案件进行审理,并当庭调解了该案。通过采取上门开庭审理等方式,实行简易程序简便审理,从而提高审判效率。

  据统计,2015年至2016年,该院立案庭共审结速裁案件66件,有效满足了群众快捷解决纠纷的司法需求。

  海口市美兰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林海告诉记者,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与争议有关的各方当事人,以及社区、妇联、民政等专业职能机构参与调解,形成调解合力。使一些案子不必进入立案程序,就能化解在立案前,实现立案率下降,减轻案件压力。

  案件进法院更加畅通 “民告官”大幅度增长

  材料核对,电脑录入案由、原被告信息,填发《案件受理通知书》《接受材料清单》……海口市中院立案庭法官袁文每接收一件案子,上面的流程都要走一遍。遇到材料不全的,还要填写发放《一次性补正告知书》。

  “目前只要群众提交的诉状符合法律规定,当庭就能立案。”袁文告诉记者,最快的时候,只要5分钟能立一个案。

  数据显示,两年来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277789件。在立案数量激增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立案质量,提高立案效率?

  “我们制定了一套符合审判实际的立案登记制操作规程。”凌杰泉介绍,2016年5月,海南省高院制定下发《海南省法院立案登记制操作规程》,实施后,全省法院一审案件立案从接收材料到办理的时间平均缩短到10分钟以内,简单案件缩短5分钟以内。

  立案难,以往在“民告官”案件中尤为突出。海南省高院统计数据显示,两年来,全省法院共受理一审案件162729件,同比增长23.70%,其中民事一审案件138260件,同比增长25.52%;行政一审案件5994件,同比增长33.35%。

  “很明显行政案件增长幅度较大。”凌杰泉认为,司改畅通了“民告官”渠道。

  2016年,海南省二中院共审查立案3679件,较去年同期增长31.1%,当场登记立案率达到97.03%;在案件登记立案类型中,行政案件居多,占90.2%。而海口市中院统计数据显示,两年来,海口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121623件,同比增长69.54%, 其中行政案件2649件,同比增长141%。各区法院案件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今年截至到5月份就已经立了740多件行政案,是往年1年行政案件受理数。”袁文介绍,行政诉讼案件大量进入法院,是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的一大变化。

  对于行政案件数量增加的原因, 袁文分析认为,凡是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行政争议,法院全部纳入受理范围,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这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行政案件数量的增加。随着法治意识的逐渐增强,现在当事人更愿意通过诉讼渠道来解决行政纠纷。

  袁文表示,一审“民告官”案件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纠纷领域, 占全年行政案件总数的大部分。

  立案登记并非“全收” 不符合规定不立案

  随着法院立案大门的打开,如何让有限的司法资源帮助那些真正需要法律救济的当事人,是立案登记制全面实施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5年立案登记制实施初期,海口市中院分别对海南一家公司和上海一家公司分别罚款50万元,依法制裁了两家公司伪造证据进行虚假诉讼。

  据了解,近两年来海南省法院涉及虚假诉讼案件约4件,主要是一些民间借贷纠纷、股权转让纠纷以及离婚诉讼。

  “有案必立,使部分市民对立案产生了误解,也让有些人觉得有机可乘,起了‘歪念头’。”凌杰泉介绍,针对这一情况,各级法院立案部门开放一个查看全省案件权限的账号,初步就能判断当事人是否存在多头、恶意、虚假诉讼,做到前期预防。

  有案必立并不是所有案件都能登记立案,根据最高法相关规定,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所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6类案件不予登记立案。

  记者走访基层法院立案庭了解到,当事人的误解也引发了不少奇葩诉讼申请,让法官颇为无奈。

  “不少当事人认为只要是递交材料,都会登记立案。”袁文表示,立案登记的前提是依法,对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所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法院均不予立案。(记者陈敏 肖瀚)

相关报道

泪奔|她最在乎的日子却没有你,只因…

在每一个关乎生死的地方,有你!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低头族遭急刹车摔伤致残终审:地铁公司减责五成

北京二中院改判地铁公司赔偿沈女士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各项费用共计5.62万元。

解码网络安全:如何防范下一个“想哭”?

应该利用这次契机,向公众普及信息安全的常识,将为网络安全的发展和网络强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难忘的一次押解

远赴千里之外抓捕3名逃犯,却带回了10个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