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铁路上海站民警抓获涉嫌集资诈骗网上追逃人员

2017-05-17 16:14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王蓉
字号  分享至:

  

     网络图

  5月15日上午,铁路上海站派出所民警再次抓获一名涉嫌集资诈骗的刑拘在逃人员,这已经是近日上海站派出所连续抓获的第三名因集资诈骗被网上追逃的犯罪嫌疑人。警方提醒市民,在投资理财时要注意区别,规避风险,不要轻信天上会掉“馅饼”,也许这就是个“陷阱”。

  陷阱一 许诺高额回报秘密携款潜逃

  非法集资者为吸引公众“投资”,通常会以较高的回报率作为诱饵,有些回报率甚至高达几十倍、几百倍。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在开始阶段不法分子会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等其手中的资金充裕后,就开始“拆东墙补西墙”,最后等到集资金额达到较大规模,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陷阱二 虚构投资项目骗取公众存款

  为了骗取公众投资,不法分子通常会编造虚假的投资项目,一步一步将受害者骗入陷阱。近年来,随着房地产项目的升温增值,以“集资建房”这类虚假项目来骗取公众投资款项的案件屡见不鲜。投资人投资的房地产项目,有的没有真正运作,有的项目即使运作也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的高收益。上海站派出所近日抓获的涉嫌集资诈骗的刑拘在逃人员,均涉及参与虚构开发房地产项目骗取公众存款的案件。

  陷阱三 冒用合法名义骗取公众信任

  不法分子有时也会利用合法的外衣骗取公众信任。为了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他们会先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进行税务登记。但公司实际的经营活动却越过了原先的注册范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本质。同时,租赁豪华写字楼作为办公地点,也是其骗取公众信任的方法之一。因此,在选择投资理财项目时,不仅要从该公司是否具备一定的资质,也要看其经营范围是否在许可之内,是否存在非法吸取公众存款的可能。

  陷阱四 误入传销组织利用亲情诱骗

  近年来,以传销为手段进行集资诈骗的案件不胜枚举,不法分子往往利用组织成员的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以高额利息诱惑,非法获取资金。有些已经加入传销组织的人员,在传销组织的精神洗脑或人身强制下,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有的连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不放过,造成亲人反目,导致人间悲剧。(记者江跃中)

相关报道

泪奔|她最在乎的日子却没有你,只因…

在每一个关乎生死的地方,有你!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低头族遭急刹车摔伤致残终审:地铁公司减责五成

北京二中院改判地铁公司赔偿沈女士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各项费用共计5.62万元。

解码网络安全:如何防范下一个“想哭”?

应该利用这次契机,向公众普及信息安全的常识,将为网络安全的发展和网络强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难忘的一次押解

远赴千里之外抓捕3名逃犯,却带回了10个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