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丝绸古道络绎不绝的驼铃商队正在被现代钢铁商队所取代——中欧班列正源源不断地将中国商品运往中亚和欧洲,并带回国外商品。在西部的新疆,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开出的中欧(中亚)班列自5月1日起达到一天开行两列。今年1月以来,全国各地开行的中欧班列达1000列,中欧班列正快速增长。
1000列中欧班列开行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5月13日,一列满载服装、五金、家居产品等共50个货柜的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的铁路口岸开出,这是今年以来我国开行的第1000列往来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国际货运列车。未来两周多,班列将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阿拉山口出境,之后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最后抵达西班牙马德里。
中欧班列是一条通过铁路连通中国与欧洲的铁路大通道,因行驶线路与古丝绸之路基本重合,被人们称为现代的“钢铁驼队”。过去几年,以渝新欧、郑新欧、义新欧等为代表的国际货运班列从成都、郑州、义乌等城市出发,不断开辟中欧货运陆路运输新通道。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越来越大,中欧班列越开越密,从单向输出发展到“重去重回”,极大地扩展了我国与中亚和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
中国铁路总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开行1000列,较去年同期增加612列,增长158%。仅4月8日至14日就开行71列,创单周开行数量新高。目前,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西、中、东3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已形成,中国铁路已铺画中欧班列运行线51条,国内开行城市达28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29个城市,其中今年新增两个国家15个城市。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7国铁路部门已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在中欧铁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联运组织、服务平台建设、提高通关效率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班列增长迅速
中欧班列的日渐繁荣,让地处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新疆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记者了解到,2016年新疆在乌鲁木齐开始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短短1年,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依托疆内,辐射全国,布局欧亚”的经营战略定位,把经营触角从零散货源组织向大中型生产企业提供定制化国际班列服务拓展,在货源组织能力和物流服务水平上均实现质的提升。
“乌鲁木齐集结中心2016年5月26日开出第一列中欧班列,当时是每周开行一列;10月1日实现每天一列,去年共开行135列。今年4月1日起,达到两天3列,5月1日起达到1天两列。从第一列班列开行至今年5月11日,集结中心已开出296列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铁路局国际物流公司总经理刘昌林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2月25日,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还开行了首列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的西行国际货运班列,全程运行时间较以往缩短近10小时,开辟了物流新通道,与经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线路形成多点通关、多点布局的西行班列双通道运输模式。刘昌林表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中欧班列“东联西出”“西进东出”货运的辐射能力会大大提升,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今年有信心力争开行500列。(记者 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