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平安辽宁之防控体系建设“升级版”的“辽宁模式”

2017-05-15 19:54  来源:辽宁长安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编者按】

  锐意创新潮头立,百舸争流敢为先。

  2015年9月23日,全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连现场会召开,“大连经验”叫响全国。同年11月4日,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此次会议为开端,按照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把辽宁打造成全国最平安、最稳定省份之一”的战略部署,全省上下积极顺应大数据的时代潮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不断推动防控体系的转型升级!

  “下医治已病,中医治欲病,上医治未病”。从案后人海战术辛苦破案,到案中即时发现精准破案,再到案前预知预警预防发案,提档升级中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创了警务工作的飞跃式变革。

  2016年春,山西籍盗窃前科人员李某、蔡某潜入朝阳市,公安警综平台自动比对、及时预警。当二人实施盗窃时,被朝阳市公安民警当场抓获。一个横跨4省区、盗窃金额巨大的串案也随即告破。

  2016年秋,市民黄某遭到电信诈骗,沈阳市公安局在联系被害人无果的情况下,立即通过运营商阻断被害人与犯罪分子的通信渠道。黄某事后直言:“如果公安机关的行动再晚1分钟,我这大半辈子辛苦积攒的86万元就被席卷一空了。”

  以前总有人诟病公安机关只能在案发后破案,而不能在案发前预防,现如今这种说法再也站不住脚了,不断升级中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正在主导着一次深层次的变革,预知、预警、预防不再遥不可及。

  义县公安局创客中心

  【建设主体】

  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裂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着力从总体上系统考虑并解决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体系”建设,在更高层面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一体化、集约化,提高动态条件下社会治安驾驭能力。

  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开会研究,亲临一线视察指导,为防控体系把关定向,解决实际问题。省人大专题视察,限时督办。省综治委大力协调、强力牵动。省委、省政府下发实施意见,明确构建以公安为主体,63个部门单位参与,问题联治、工作联动、风险联控、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紧紧咬住顶层设计这个关键,从“成体系、重整合、强实战”的战略架构;到“基础预防、发现管控、指挥处置、精确打击、综合保障”五大系统的战术应对;再到“全覆盖的防控网络、全方位的防控资源、全贯穿的运行机制、全要素的动态掌控、全规范的执法体系”五全格局的战斗目标,始终坚持防控体系在创新中升级、在升级中创安。

  中政委、公安部把大连作为城市的典型,推向全国;辽宁作为省(区)市的典型,先行先试。全省14个市,规定动作与因地制宜紧密结合,你追我赶、千帆竞发,县县有特色、市市有亮点。

  【资源力量】

  由“碎片化”向“高共享”跨越

  升级后的防控体系,各种资源力量实现了整合共享、互联互通,这种再生带来的效能,使体系的力量得以全面迸发。

  人力资源,在全省7.2万个网格上,7289名社区民警、32.5万名网格员、3万名单位保卫干部和22万名保安员以及平安志愿者形成专群结合、捆绑工作的命运共同体。

  信息资源,在省综治委的大力协调下,坚持共建、共管、共集、共用的原则,省公安厅打破常规,向中省直单位开放共享72项数据信息,并与27家中省直单位签订《信息资源合作共享协议》,每日更新的千万条信息如源头活水般地接入公安警综平台。新接入的客运数据当天就能产生战斗力,3天连续抓获3名逃犯。

  指挥资源,四级综治视联网平台互联互通。从省公安厅、14个市、132个县区到587个派出所四级指挥处置体系,职能汇合、功能融合、一体通畅,警务指挥“一张图”看得清、调得准、动得快。

  应用资源,整合电子围栏、卡口轨迹、350兆数字集群等手段,实现一个平台全接入、一个网络全互联。

  升级后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将传统意义上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转化为大数据下的社会流,通过信息化动态轨迹,将各类不安定因素、不稳定苗头纳入防控体系的视线范畴,实现源头入手,预防为主。社会治安防控“五张网”不断织密,整体防控能力不断增强。

  【科技手段】

  由“三板斧”向“杀手锏”升级

  拥有数据是基础,运用数据是关键。公安机关历时一年半,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二代警综平台,涵盖了几乎全部公安业务。自主研发公安“百度”——云海快搜,开展一体化智能搜索,实现人、案、物的秒级响应。

  全省公安自建城市监控视频5.3万个,农村的视频覆盖率也达50%,还把社会面5.4万个视频监控也整合进来。2016年,利用视频直接侦破“两抢一盗”案件3145起。在此基础上,又整合电子数据采集端,形成了“电子信息数据采集一张网”,信息获取逐步由“被动采集”向“智能抓取”迈进。

  升级前一个个“高大上”的概念,在升级时已经变成一项项“接地气”的应用。人脸识别、图片检索、车轨分析、无人机等新技术、新手段在公安机关应用广泛。

  大数据有力推动了打击整治常态化升级。2016年,公安机关利用信息化手段破获案件达到85%的高比例。现行命案破案率连续三年达99%以上,名列全国前茅。这些彻底改变了以往坐着飞机、火车追赶电波的旧模式,彰显出“数据为王、应用为魂”的新变化。

  数据主导警务,科技倒逼改革,公安机关不仅用数据治理犯罪,也用数据管理队伍,构建起全流程、全要素的队伍管理闭合式监管体系,全程监督民警的执法工作,执法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

  体系的升级,升的是战斗力!与过去五年均值相比,2016年全省刑事案件、八类案件、多发性侵财案件分别下降15%、40%和21%,降幅名列全国前茅。体系的升级,升的是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高度满意!全省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年攀升。

  【典型】

  采集地:阜新、义县

  打造“最强大脑”引领智慧警务

  科技创新引领智慧警务,义县公安局全力打造打防结合的立体化警务实战新模式,构筑了天上地下、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社会治安网络体系,为新时期的公安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走进现代化的义县公安局指挥作战中心,记者看到的是:鹰眼覆盖下,丑恶无处遁形;鼠标点击中,缉凶千里之外。

  义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吕磊告诉记者,义县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自2015年7月试运行以来,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破案率、街面“两抢”案件发案率均呈大幅下降趋势。

  近年来,针对义县山多林密的地貌特点,义县公安局在高空利用无人机实现实时图像传输、空中锁定追踪、红外热成像、投放催泪瓦斯、投送救援物资等功能。在空中,360度广角超视距监控系统对城区6.6平方公里范围实行交互叠加的可视巡查,实现了两公里范围内的画面瞬时拉近追踪等多项功能。在低空,加快视频监控探头建设,减少了监控盲区,实现重点部位24小时监控。

  当前,创新科技已成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的共同追求。

  在国内“110”报警平台皆是以语音、短信等呈现的当下,阜新市的“110”创新实现了实时音视频报警新机制。

  为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智能、新型、高效的指挥处置体系,阜新公安以警务大数据引领警务模式转变的新思维,努力构建快速联动、高效处置、智能指挥的新型指挥处置警务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适应互联网发展形势下的民众报警新渠道,探索“网络110”新模式,创新实时音视频报警新机制,推出了阜新公安“网络110”。

  “网络110”融合了一键导航、数据传导、GPS定位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创了在传统“110”报警基础上的实时视频报警新模式,并且操作简单,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民众手机视频报警的智能应用,第一时间获取案发现场的音视频信息,感知案发现场态势,提前固定现场证据,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与传统“110”接报警系统相比,“网络110”报警流程简单方便,民众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或从应用商店下载“网络110”报警客户端软件,安装完成后,以手机号码注册后便可以进入报警流程。进入流程后,按照界面提示操作就可以完成与接警员的音视频对话互动,如不方便接听视频语音通话,还可以通过文字形式与接警员沟通,易于普及推广。

  “网络110”处警更加快速到位,可最大限度地缩短出警民警到现场处置时间,与传统电话“110”接报警相比,出警速度至少提升50%。(辽宁法制报 记者 白国军/文 通讯员 王野/摄)

中央网信办:蠕虫勒索软件传播速度已明显放缓

各相关媒体做了大量报道,对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遏制勒索软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勒索软件还在传播,但传播速度 ...

直播:习近平出席第一阶段圆桌峰会并致辞

习近平将出席第一阶段圆桌峰会并致辞。

新华社评论员:共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有志者事竟成,众行者能致远。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妈妈,我成为了最值得骄傲的你!

正如儿子的名字,或许这都是天意,从财务到内勤,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却让一份细致影响着从警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