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每船必检必查 广西钦州边检站20年“零漏控”

2017-05-10 13:10  来源:平安广西网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爱洒海豚之乡

  ——广西钦州边检站维护口岸安全服务驻地群众的故事

  钦州边检站官兵看望慰问留守儿童。

  在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风景宜人的海豚之乡,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确保口岸安全稳定为己任,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这支队伍就是广西公安边防总队钦州边防检查站。多年来,该站官兵以多种形式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刮起一股股爱民春风……

  撑起口岸平安的“保护伞”

  “01,01,有4名暴恐分子乘船从钦州沿海辖区某码头登陆,请速来支援……”5分钟后,处突分队抵达现场,并开设前线指挥所,按照职责分工,相互配合,成功击毙暴恐分子1名,抓获3名。这是钦州边防检查站开展处突演练中的精彩一幕。这样的演练,他们每月都会组织一次。

  作为北部湾畔钦州口岸重要的武装力量和履行出入境检查的执法机关,钦州边防检查站始终把防范“三股势力”内潜外逃,维护口岸安全稳定作为重点,从“严”抓起,从“细”做起,严防涉恐人员潜入潜出。他们在严密各项口岸查控措施的同时,不断总结两会、国庆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明确各勤务现场职责分工,开展重点人员查缉培训,提前做好勤务准备,做到每船必检必查,不漏一船一人。

  近年来,该站先后查获持伪造非法出入境案件2起,非法搭靠、非法登轮案件10余起,违法违规人员100多人次,创造了建站20年“零漏控”的纪录。

  护航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加大战略石油储备力度,钦州港石油运量大幅攀升。2011年起,钦州口岸开通原油过驳业务。如今,钦州港已成为我国海上原油过驳第一大港。

  随着原油过驳吞吐量大幅攀升,加上码头泊位紧张、航道水深不足等因素影响,很多大型油轮都需要在外锚地进行原油过驳操作。每次出海执勤,边检官兵都要乘坐3个小时的小拖轮,并且驻船三四天,不仅需要忍受高温、潮湿、风浪大、噪音强、油味浓等恶劣执勤环境,还要克服饮食不习惯、通信联络不畅、生活枯燥乏味等实际困难。一年下来,该边检站每名检查员至少要在海上驻船执勤50多天,用辛勤汗水和高效服务换来了社会各界对边检服务品牌的高度认可。

  “边检速度连着通关速度”。该边检站坚持“地方经济发展到哪里,边检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大胆创新勤务模式,充分发挥移动警务车效能,实现警力一线前移,通过规范服务礼仪、简化查验手续、“送证上门”等系列服务,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践行“365X24”服务承诺,船舶随到随检,努力打造便捷、安全、舒适、高效的通关环境,有力推动了口岸产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构筑留守儿童的“暖心巢”

  对于钦州市沙埠镇下南山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每个佳节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期盼,因为每次过节,边检站的叔叔阿姨们都会来看望大家。

  原来钦州边防检查站通过走访得知,这些留守儿童平时主要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没有父母的陪同节日比较孤单,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怀,边检官兵主动担当“编外家长”,与下南山小学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在解决困难儿童学习、生活所需费用问题的同时,组织他们参观警营,开展文体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搭建起美丽的心灵家园。

  一直以来,钦州边防检查站秉承“爱民即服务,固边即管控”的思想,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助困号召,把爱民工作做实做细,在端午、六一、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看望慰问驻地孤残儿童和孤寡老人;与驻地企业结成共建帮扶对子,经常深入港口集团农民工居住区为帮扶对象送上慰问品、传授法律知识,将爱民实践活动推入常态化。去年以来,钦州边防检查站共派出官兵80多人次,参与植树、慰问、帮扶、施教和主题实践活动10余次,让驻地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边检官兵的关爱和温暖,真正兑现了“有困难找边检”的承诺。(吴国清 高青 刘彬)

相关报道

20国青年接受采访,定义中国“新四大发明”

赶着北京迎接峰会的由头,记者随机街采了几十位外国朋友,让他们谈谈对中国的印象。

食药监原司长童敏受贿获刑10年 共收受316万余元

北京市二中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童敏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0万元。

吃惊!整形行业乱象:黑执照、假冒美容针

整形美容热潮之下,假冒美容药品充斥市场,美容医生资质参差不齐,整形机构隐患重重,消费者一旦中招后果不堪设想。

坚守最初的梦想

在大学时,我时常梦想着身穿法袍手持法槌,辨法析理定纷止争,能像电视里的法官那样神圣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