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杨红梅,无法把这位身材瘦弱、性格内向的女人同想象中常年面对穷凶极恶犯罪分子的威严法官联系起来。可看到她20年来经手的案卷和判决书堆得像小山一样,这不由得让人信服。
自1997年起,从书记员到助审员,从审判员到刑庭副庭长,言语不多却内心坚强的杨红梅审结了1000多件大大小小的案件。 花红自然香万里。她先后被省高院评为全省优秀法官,荣记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一等功一次,被最高院评为刑事审判先进个人,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20多年来,面对繁重的审判工作,尤其是遇到大案要案和疑难案件,杨红梅总是迎难而上。
2006年7月,昌黎县“棒子队”案件起诉到法院。此案被告人是一帮日常手执棍棒、砍刀横行乡里的无业青年,多达31人,且案情复杂。院里把该案交给杨红梅主审。接案后,杨红梅很是纠结,因为当时她的父亲已是胰腺癌晚期,在北京医院治疗,医生让她多陪陪父亲。经过痛苦的心理斗争后,她强忍住对父亲的挂念,投入到审判中去。
20多天的时间里,她辨法析理,认真调解,终于将附带民事赔偿全部在开庭前成功调解。在开庭审理此案的前一天晚上,家人电话告知她父亲去世了。伤心过后,杨红梅又坚强地投入到审判中,终于使“棒子队”成员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2009年初,杨红梅接到一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该案从开始到立案侦查先后持续了6年时间,涉及内蒙古、辽宁及我省秦皇岛市多地,非法吸储资金达3.79亿元人民币,受害人多达3146名。 杨红梅深感责任重大。她不分昼夜地查阅了300多本卷宗,仔细做好记录,并对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梳理清楚。由于庭前准备充分、扎实,该案从审理到判决十分顺利。该案的圆满审理,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该地区年度十大典型案件之一。
2008年,杨红梅监管少年法庭,那时她觉得自己不仅是一名法官,同样也是一位“母亲”,要帮助那些迷途的孩子找回正确的人生方向。
几年前,14岁的在校生李某被检察机关以涉嫌抢劫罪提起公诉。杨红梅通过询问了解到,李某原本学习不错,但由于其父母忙于做生意,忽略了对他的教育。李某频频出入网吧,后来没钱玩游戏,又不敢向父母要,一时冲动走了歪路。案子最终以缓刑作结。 在回访中,杨红梅了解到,李某犯罪后产生了自卑心理。于是,她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到李某家中回访,用耐心和真心感化了李某。
有一次,当她叩开李家大门时,李某高兴地喊了一声“法官妈妈”。这四个字,让杨红梅热泪盈眶,她连忙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
李某哭着说:“我犯了错,您不但不嫌弃我,反而关心照顾我,比我亲妈还亲。”杨红梅深知,这些失足少年与正常孩子相比,更加渴望关爱。
为减轻未成年人的心理压力,杨红梅带头搞创新,在庭审中增设法庭教育程序,尝试在刑事判决书后附法庭教育词和法条。为了方便帮助孩子们,她还制作了少年法庭联系卡。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向她敞开了心扉,她也视那些孩子为自己的儿女,用心去关爱他们。
少年法庭成立以来,杨红梅本着教育感化的原则,先后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129件185人次,帮助25名少年服刑人员重返校园,37名少年服刑人员改造后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桑桂林 通讯员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