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西藏昌都市法院系统积极创新审务监督工作,着力丰富监督方式,完善监督内容,提升监督实效,探索出了多种务实举措,以推动监督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就如左贡县法院来说,一直以来不断创新审务监督方式,通过八个措施扎实推进审务监督工作。
“比如我们在向案件当事人及代理人送达立案通知、起诉书等文书的时候,也会同时发放一张《廉政监督卡》,里面有明确的举报电话。在结案时,我们会收回监督卡,这样的一案一卡,实现了案中监督,全面监督记录办案法官廉政勤政、依法履职等行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1月至2月,左贡县法院共发放了廉政监督卡111张,收到当事人提出的意见建议7条,整改落实意见建议7条。
此外,左贡县法院制定《审判效能廉政监督评价表》发放给当事人,从依法办案、公正司法、工作效率、服务态度、司法廉洁、司法作风等六个方面,设置“优、良、中、差”四个评价栏,并将这些结果作为对每位干警个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载入个人廉政档案,以实现严格考核。据统计,1月至2月,共发放《审判效能廉政监督评价表》111张,得到评价均为优、良。还有通过设立专门的审务廉政监督意见箱,制定案件回访联系名单,确保案件判决一起回访一起,实现案后监督也是左贡县法院实现监督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1月至2月,左贡县法院共回访案件当事人11人,及时解决纠纷隐患4起。
而卡若区法院也有一套自己的“经”,就是通过“四个联络”促进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全面自觉接受全方位监督。
“我们为专门制定了一系列联络机制,从制度上确保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有效落实,健全与人大、政协的常态化联络机制。”相关负责人补充说,建立了联络机制,就要确保它的常态性,为此,卡若区法院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法院视察规范化建设,及时汇报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司法改革、法制宣传等工作,积极征求代表委员关于人民法庭、双语法官等意见建议,并主动邀请代表委员旁听社会关注度高、具有广泛影响案件的审理。
制定联络机制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监督,因此,卡若区法院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执法执纪监督员,在2016年,聘请4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执法执纪监督员,强化院纪检监察组与执法执纪监督员的日常联系,广泛收集对法院、法官廉洁司法的监督意见。“我们联络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上门走访、分头约见、电话访问、书面汇报等,只有这样才能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着力改进法院工作。”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2016年,卡若区法院共走访代表、委员5次12人,办结关注事项6件次,向人大汇报工作1次、向常委会专题汇报6次、报送工作信息159期,征求意见建议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