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村一警”的警务模式实施以来,青海省海东市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及时完成村警招聘工作,强化了对村警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如今,分散在上千个村落的村警们,已成为维护全市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
在农村,发生最多的治安问题是邻里纠纷。2016年,乐都区共和乡大庄村的马某因邻居王某修建房屋多占土地,与王某发生争吵并试图砸毁院墙,吵闹过程中王某的母亲腿部被马某误伤。村警李万年接到报警电话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调解,马某将王某母亲送医治疗,而后在李万年的协助下两方进行了协商,有效化解了这一矛盾。
村警不仅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还是法律政策的讲解员。他们要定期为村民发放法律传单,宣讲法律知识。交通安全知识是农村法律宣传的重点,每逢节假日人流、车流较大时,村警们会及时提醒村民注意道路安全,对超载超员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劝导和纠正。同时,村警也是便民利民的服务员。农村老人要办身份证,有的年纪大走不动路,村警上门服务,拍好照片后去派出所帮老人办。村里出现虚假销售、小偷小摸、聚众赌博等情况时,村警还要及时向派出所报告,当好情报员,将社会治安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2016年以来,全市各乡镇1637名村警深入村社开展法律宣扬3040场(次),发放警民联系卡14650张,接到群众法律咨询142600人(次),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法律宣讲体系。同时,集中力量开展了信息采集和情报线索收集行动,共收集各类信息13286条,协助公安机关查处行政案件644起,破获刑事案件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8名。(焦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