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金融交易秩序,支持金融创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辽宁省大连中院于4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2016年度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梳理了金融商事审判实践中常见的程序性和实体性问题,并对妥善化解金融纠纷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白皮书》显示,大连中院2016年共受理金融商事案件441件,同比增加4.5%,总标的额达到116亿元。案件主要涉及金融借款合同、期货合同、保险合同、证券交易代理合同、银行卡、典当、融资租赁合同等20余种纠纷。其中借款(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期货合同纠纷、保险合同纠纷占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的比重较大,占案件总数的92.74%,同时P2P网络借贷平台催收案件、涉及应收账款质押、保兑仓协议、保理合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贵金属递延业务中保证金制度下的平仓责任纠纷等新类型金融案件不断涌现。共审结金融商事案件368件,其中,判决结案212件,调解结案70件,裁定结案 86件,判决为金融商事案件的主要结案方式。
《白皮书》反映,大连全市金融商事案件呈现高位运行,在审判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合同文本不规范、合同签订不严谨、物权登记不完善、新型融资担保审查不严格、金融创新业务中对消费者权利保护不充分、信用卡纠纷中审核不严密等方面。
为进一步防范化解金融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白皮书》建议:一是强化金融从业人员法律风险意识,健全完善风控机制,严格落实风控责任,加大监管力度。二是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协作机制、金融知识普及长效机制、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三是规范交易场所及交易平台的管理,严格把好平台审批的准入关,同时加快对不合规平台的清理整顿步伐,维护合法、安全、有序的交易环境。四是宣传普及公众金融基础知识,提升个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化解金融风险。(邢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