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3万步,21公里,这是贵州贵阳观山湖公安分局大关派出所巡逻民警和队员每天的平均步巡数据。
2014年12月26日投入运行至今,贵阳北站连续850多天刑事案件“零发案”。对于一个人流密集的高铁站而言,这个纪录来之不易。巡逻中的每一步,就是书写这一纪录的每一笔。
在金阳客车站广场,一辆黑色警车闪烁着警灯。全副武装的民警,配备了头盔、防爆叉和齐眉棍等装备,执行反恐防恐的任务;进出站口,全新的人脸识别系统成为了火眼金睛的“哨兵”,能够对网上追逃等违法犯罪人员进行精确锁定。
西南商贸城,自行车巡逻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和治安“防火墙”。9000多个“天眼”,对商贸城内外进行了全时空的覆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商城实现了对巡逻队员的定位查岗,确保了巡逻防控的密度和广度。
两大“码头”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正是观山湖区高度重视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观山湖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3月31日,观山湖区举行社会治安重点整治誓师大会,吹响了攻坚“集结号”。观山湖区委提出,“对表对标,立行立改”,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实施惠民大行动、矛盾大调处、治安大整治、防线大建设、机制大创新、舆情大疏导和拥军爱军观山湖行动(简称“6+1”行动)。全面推动社会治理,对各类突出刑事犯罪、公共安全风险隐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进行精准防范、精准消除、精准落实,确保“少发案、少出事、不出事”。
在观山湖区委政法委的具体统揽下,包含39项工作内容的“一揽子”工作方案出台,以“6+1”行动整体推进包括社会治安整治在内的社会治理。
作为“6+1”行动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维护贵阳北站、金阳客车站两大“码头”的正常治安秩序,就能守护好旅客的出行平安,擦亮贵阳市的“窗口”,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安全感、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八百五十个昼夜坚守
贵阳北站“零发案”
“驻守”贵阳北站的大关派出所,每一位巡逻民警日均步行达到3万步,行程21公里,这相当于从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到喷水池走一个来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巡逻中的每一步,都书写着贵阳北站两年多“零发案”纪录的一笔一划。
“那么晚了,警灯还在亮着,还能看到巡逻的民警,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我心里很踏实!”4月13日晚22时许,广州旅客陈先生乘坐列车到达了贵阳北站,一出广场,眼前的情景让他心生感慨。
“我们要让旅客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早上6点天刚微亮,大关派出所巡逻民警就已经到位。直到晚上24点,送走当天的最后一名旅客,一天的巡逻才算结束,这是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规律。2014年12月26日,作为中国特大型铁路枢纽站之一的贵阳北站正式投入使用,因北站而生的大关派出所,也同步开始了他们的“守护使命”。
8名民警,30名辅警,构成了大关派出所的全部警力。作为西南高铁网络中的重要枢纽,贵阳北站车站的总建筑面积为25.5万平方米,西广场面积为29万平方米。单单是绕着广场四周步行巡逻一圈,步行的距离就达到2.2公里。
有人曾算过这样一笔“账”:每天每一名巡逻的民警,平均要走3万步,累计下来就有21公里。民警们开玩笑道:“在大关所搞巡逻,最费鞋子。”
正是这一步步,走出了一个“零发案”、“零投诉”的纪录——2014年12月26日贵阳北站正式投入使用以来,850多天刑事案件“零发案”。对于一个日均发送旅客量四五万人(春运高峰时为9万至10万)的车站,这一成绩创下了纪录: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哪个车站能做到运行两年多刑事案件“零发案”。
到过贵阳北站的市民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进出站井然有序,出租车、公交站点人车分离。良好的治安秩序,得益于人防、物防和技防方面的完善。800多个高清摄像头,对通道、广场周边实现无死角覆盖,“哪怕车子被划了,通过摄像头都能找到(肇事者)。”
车站、学校、机关等重点部位,往往是反恐防恐工作的重点。贵阳市公安局在贵阳北站的反恐防控指挥点,就设在大关派出所。市局特警支队每天派一辆特警巡逻车,定点驻扎在站前路,车上两名特警和两名武警战士全副武装,并佩微型冲锋枪、92式手枪进行武装设卡和巡逻盘查;在广场、出站层通道、站房等区域内,大关派出所和铁路派出所各司其职并紧密配合,分别开展治安巡逻防控、矛盾纠纷调处、治安隐患排查,实现了警力叠加“1+1>2”的效应。
在观山湖区委区政府的统筹安排下,位于北站北高架的营房已经修建,预计本月底,将有成建制的武警中队进驻,为反恐防控工作又添一支重要力量。另外,交管、运管等部门在站前广场也派驻专人,分别开展交通秩序维护和非法营运车辆打击工作。警种间协作、部门间配合,构筑起贵阳北站这一重点区域的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
群防群治+物联网
守护贵阳“西大门”
在西南商贸城,自行车巡逻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和治安“防火墙”。9000多个“天眼”,对商贸城内外进行了全时空的覆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商城实现了对巡逻队员的定位查岗,确保了巡逻防控的密度和广度。综合治理综合抓,就是要调动整合各方资源,开展群防群治。
在观山湖公安分局宾阳派出所的辖区内,坐落着两个“庞然大物”:一个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客运站——金阳客车站;一个是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物流、人流、资金流大量汇集的西南国际商贸城。金阳客车站与西南国际商贸城紧邻贵阳环城高速,是贵阳市西侧的重要门户。
据统计,西南国际商贸城目前已经营业的商户、物流企业共有1万3千多户,日均人流量约6万人;金阳客车站日均发送旅客量约为3万人。宾阳所辖区面积广、人流量大、业态丰富的特点,给巡逻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3月31日,观山湖区召开誓师大会,全面打响了社会治安重点整治攻坚战。作为西大门的金阳客车站、西南商贸城被观山湖公安分局及辖区的宾阳派出所列为重点整治区域。根据区委、分局的部署,宾阳派出所提出“打造特级版平安商贸城”的工作目标,结合辖区实际,开出了“群防群治+大数据”的“药方”。
结合辖区实际,宾阳派出所出台了详细的工作方案。除派出所自有的警力外,将区域内保安、物管专员等治安力量进行叠加,派出所所长、商贸城分管安保工作的副总经理任“双组长”,便于协调和开展工作。
十余平方公里辖区内,六个商业广场、一个物流区域和一个客车站,分别划为8个“小网格”。每一个“网格”由一名所领导“包片”,负责督导;社区民警兼任网格负责人,负责本区域工作。
提高群众安全感,巡逻防控要收到实效,“高调亮警”显得异常重要。每天上午8点至9点、下午17点半至18点半,在八个“小网格”主要出入口定点派驻两名以上辅警、保安值守;中午11点至12点、下午16点至17点两个时段,各网格社区民警带队,组织6人以上的巡逻小组,利用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开展巡逻,对商户进行走访,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和信息采集工作。在金阳客车站广场,每天派至少3名警力进行不定期巡逻,对重点人群开展进攻性盘查,对涉嫌吸毒、携带管制刀具等人员或前科人员带回派出所进行深度盘查。
针对辖区商场夜间封闭的特点,宾阳派出所和西南商贸城紧密配合,采取“物联网”技术对夜间巡逻防范工作进行督导,确保夜间巡逻不留死角。六个商业广场内共设置了700多个打卡点,安保人员需要在指定时间内,按照规定轨迹,使用手机APP对巡逻区域内打卡点逐一进行打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过对讲机呼叫派出所。通过“制度管人”和“技术管人”,安保人员切实履责,夜间巡逻工作收到了实效。
人性化服务
用心用力也用情
人性化服务,也是平安“生产力”。观山湖区“6+1”行动中,将惠民大行动提到突出地位。作为窗口单位,不仅要搞好治安整治,也要用心、用力、用情服务群众,营造和谐警民关系。服务好了,“怨气”自然就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自然会“水涨船高”。
“警官,往白云区方向要坐几路车?”4月13日下午,大关派出所民警赵宪、夏锦江在贵阳北站出站通道巡逻时,一名背着包袱行李的返乡旅客询问道。
“我带你去。”民警接过了旅客手上的行李,带着旅客从2号通道处乘电梯上去。为盲人旅客带路、买票、进站提供“全程服务”、帮助走失儿童寻找家人……服务群众,对于大关派出所的巡逻民警而言已成为常态。
2017年2月19日晚,贵阳北站一辆260路公交车上发现一名10岁左右的男娃娃,奇怪的是他身边并无亲属,不和任何人说话。大关所民警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经了解,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停放的公交车时,在车上发现该男孩。民警立即与其沟通,发现男孩疑似自闭症,只好把他带回派出所安顿。
值班民警张磊主动和男孩沟通,并买来饮料、小零食。民警随后通过办公系统发出协查通报,希望与男孩的家人取得联系。次日上午,张磊带着男孩来到食堂,喂他吃完了一碗热腾腾的肉末面,随后便接到自称男孩母亲的人打来电话……经身份核对,打来电话的周女士正是这个孩子的母亲。
2017年1月24日13时许,贵阳北站西广场上,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男子,浑身颤抖坐在椅子上,大小便失禁。民警巡逻发现后,顾不上臭味,立即将其背回派出所。倒热水、拿食物、提供暖风机,对其悉心照顾。
几个小时后,这名男子终于开口说出了部分信息。民警核对后确认,该男子系贵定县德新镇光明村泥寨村民,患有精神病。大关所民警立即和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并辗转联系上他的家人。由于其家庭困难,无法承担来贵阳接人的费用,大关派出所教导员黄桂勇立即安排民警将其连夜送往贵定县,由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村委会主任及其家人将其接回。
车站是城市的窗口,巡逻的民警是最容易接触到旅客的人,他们的言行,往往最能传递出一座城市的温度,留下“第一印象”。大关派出所在大厅处设立便民服务点,提供便民伞、热水,发放警民联系卡,在办公区内摆放办事指南;工作中使用文明、规范用语,杜绝冷横硬推;积极征求群众对辖区治安状况、队伍建设等满意度,随时接受群众监督。派出所建立2年多以来,实现了服务群众“零投诉”。一面面锦旗和“贵州省公安机关文明示范窗口”等奖牌,凝聚了市民、旅客和上级部门的“点赞”和肯定。
“部门联动、无缝对接、平安有序、和谐亮丽。”贵阳北站功能区综合管理办副主任黄燕斌介绍,贵阳北站投入运行以来,功能区综合管理办在统筹协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反恐防恐、服务旅客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2016年底,印制了2万余份贵阳北站出行指南,发放给广大旅客;在台风等恶劣天气导致列车晚点时,积极协调公交、运管等部门做好滞留旅客的疏散、出行。
深入推进乱点治理
让旅客更舒心安全
社会治理是个“大课题”,对于“码头”的社会治安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深入推进乱点治理,观山湖区公安、城管、交管、贵阳北站综合管理办等部门将形成合力,按照“纵到底、横到边”的工作要求,以定期集中整治和日常清理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站”及周边黑旅馆、车辆乱停乱放、非法营运、喊客拉客等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现象进行专项整治。
在西南商贸城,每天大约有1万辆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行驶。一段时间以来,针对电动自行车的盗窃案颇让人头疼。宾阳派出所采取了电动车“定位”的办法,在分局支持下,先期尝试在200辆电动车上安装GPS装置,起到良好的防范效果。
针对扒窃、“吃调脸(一种诈骗手法)”等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打击,一度较为频发的店面内“顺手牵羊”盗窃手机案件几乎绝迹……
如果说,社会治安是一个“专项”,那么社会治理就是一个“大项”。无论是社会治安专项治理,还是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有机结合,都是为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和平安家园。
现代社会的发展,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求发展、要公平、想参与愿望增强,对安全的要求提高。但是,在期待与现实有落差、诉求与回应不同步的情况下,少数人出现了焦虑心态。甚至连交通拥堵、路灯不亮等看似“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也会导致部分人缺乏安全感。
在社会治安重点整治誓师大会上,观山湖区委提出,既立足当前,切实解决好路灯不亮、交通拥堵、小区物业等实际问题,让群众满意;也要着眼于长远,从机制上有效解决好影响社会治安的源头性和基础性问题。通过“6+1”行动,推进包含社会治安在内的社会治理。
下一步,贵阳北站、金阳客车站“两站”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仍将持续推进。城管、公安、交管、贵阳北站综合管理办等部门将形成合力,按照“纵到底、横到边”的工作要求,以定期集中整治和日常清理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站”及周边黑旅馆、车辆乱停乱放、“黑车”非法营运、喊客拉客、甩客、卫生“脏乱差”等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现象进行专项整治,维护城市窗口形象。(贵阳公安观山湖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