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来临之际,近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市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服务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发布2016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
2016年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产案109件
据了解,2016年,北京市检察机关把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摆在突出位置,设立五个专门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内设机构,强化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专业化保护,保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高压态势,努力为首都科技文化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016年,全市共受理审查逮捕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09件156人,审结102件143人,其中批准逮捕62件 80人;受理审查起诉124件176人,审结115件172人,其中提起公诉101件137人,无一起撤回起诉或被判处无罪案件。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呈现七大特点
特点一:本土品牌已成为主要受侵害对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本土品牌受侵害现象日益严重。包括福建七匹狼制衣实业有限公司、海澜之家服饰有限公司等36个权利公司的50余个品牌,涉及服装、食品饮品、化妆品、家用电器、工业用品等多种生产生活用品。
特点二:涉外品牌集中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
涉外品牌案件集中在侵犯商标权类犯罪领域。其中涉及欧洲品牌、美国品牌、还有部分犯罪涉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品牌等。
此外,在检察机关履行权利告知职责时,大多数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表示接受告权并不属于其被授权范围,有的能够提供涉外公司境内联系方式,有的无法提供。
特点三:假冒食品等危害民生类犯罪较为高发
在假冒注册商标案件中,黑作坊加工制作白酒、烤鸭等食品类犯罪最多。
特点四:旧物回收后重新加工以假乱真现象普遍
在假冒名酒、硒鼓、手机等犯罪案件中,行为人回收正品旧物或者正品包装后,经过重新组装、灌装,再次投入市场的现象较为常见。传统发生在硒鼓领域的旧物翻新犯罪依然存在,被告人一般以几十元的低价收购名牌旧硒鼓,清洗、风干、灌装硒鼓粉末再用玻璃胶封号,填充各种螺丝,组装完毕后飙升至十倍价格。
特点五:网络售假呈现“一条龙”发展趋势
不少犯罪分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施犯罪。犯罪分子利用电商平台相互勾结,就可以完成采购、销售全部交易过程。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查办此类犯罪时常面临行为人“刷单”及实际销售物品与网页记录不一致等辩解。
特点六:团伙作案、跨区域作案仍然高发
犯罪团伙分工明确,制造、储存、运输、销售各环节均有专人负责,形成较为严密的黑色利益链条。犯罪分子往往从制造业发达地区,如广东、江浙、福建一带购进假货后,再层层转销全国其他地区。
特点七: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防内盗成为难点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内盗问题仍然是案件办理中的难点,有的因为证据不足未能起诉,有的因为调查困难被挡在刑事诉讼之外,权利公司保密意识和维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发现犯罪和前期收集关键证据的能力有待加强。
率先成立首个独立建制的知产案检察处
北京市检察机关加大专业化建设,并将此列为本轮改革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全市三级检察机关共有五个专门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内设机构。北京市院和市检第三分院均成立了经济犯罪检察部,主要办理知产、金融等专业类型案件,区院中海淀区检察院在2011年就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独立建制的知识产权案件检察处,这次予以延续,并将成功经验推广至企业维权需求较多的其他区域。
同时,积极破解互联网等新领域疑难问题,成功办理多起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并积极推进被告人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政策,充分保障涉案当事人合法权益。
侵犯知产和假冒伪劣监督案件大幅增长
北京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建立并充分运用北京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以下简称“双打”)领域两法衔接平台,监督案件数大幅增长。
2016年在“双打”领域,经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已移送线索和经监督公安机关已立案共40件,是2015年的3倍多,涉案领域、涉嫌罪名均多于上一年度,监督效果也颇为明显。
北京市检察院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专业平台、专业工具和专业素质”三位一体的检察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刑事司法办案的政策指引,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刑事检察工作机制,探索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大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氛围。
(任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