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市法院2016年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并发布北京市法院2016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和十大创新性案例。
2016年知识产权收案量、结案量均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2016年,北京市三级法院严格执法、公正高效裁判,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共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2890件,二审知识产权案件4116件,收案量、结案量均创历史新高。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知识产权庭庭长杨柏勇介绍,此次选取的案件,不仅是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知识产权案件,而且在法律适用上具有典型意义,相关案件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定纷止争的同时,体现了司法裁判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
案例评选为知产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杨柏勇强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具有明确规则、终局权威的优势。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可预期性和导向性,是发挥司法保护主导作用的客观要求。相关案例的评选,注重个案在明确裁判规则方面的价值,从而为当事人选择正确行为模式提供指引,也为知识产权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杨柏勇表示,北京法院将充分发挥地域和案件资源优势,坚持依法制裁各类侵害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加大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力度,同时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谐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矛盾,落实京津冀知识产权技术类案件集中管辖,进一步提升首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
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中国好声音”更名为“中国新歌声”
在入选的十大典型案例中,“中国好声音”诉前行为保全案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该案中首次作出诉前行为保全裁定。
“the Voice of…”节目是荷兰Talpa公司独创开发的以歌唱比赛为内容的真人选秀节目,在其授权下,由灿星公司于2012年至2015年期间制作播出第1-4季“中国好声音”。
据Talpa公司的授权,唐德公司取得2016年1月28日至2020年1月28日所独占。
唐德公司认为灿星公司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中国好声音”节目名称和有关标识宣传、推广和制作第5季“中国好声音”节目、世纪丽亮公司协助灿星公司组织和主办全国校园海选等,已构成对其享有的未注册驰名商标权和知名服务特有名称权益的侵犯,且“2016 中国好声音”计划将于2016年6月录制节目并定于7月播出
法院在接到唐德公司诉前行为保全申请后立即举行了听证会,并作出诉前行为保全民事裁定,责令上海灿星公司立即停止在歌唱比赛选秀节目的宣传、推广、海选、广告招商、节目制作过程中使用包含“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字样的节目名称及注册商标。并且世纪丽亮公司立即停止在歌唱比赛选秀节目的宣传、推广、海选、广告招商过程中使用包含“中国好声音”字样的节目名称。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组织各方举行了听证会,充分听取诉辩意见,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及时采取保全措施,有效避免了有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充分发挥了诉前行为保全的预防救济功能。
“脉脉”非法抓取使用微博用户信息 法院怎么看?
微梦公司经营新浪微博,既是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也是向第三方应用软件提供接口的开放平台。被告经营的脉脉软件是一款移动端的人脉社交应用软件,上线之初因为和新浪微博合作,用户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帐号和个人手机号注册登录脉脉软件,用户注册时还要向脉脉上传个人手机通讯录联系人,脉脉根据与微梦公司的合作可以获得新浪微博用户的ID头像、昵称、好友关系、标签、性别等信息。
微梦公司后来发现,脉脉用户的一度人脉中,大量非脉脉用户直接显示有新浪微博用户头像、名称、职业、教育等信息。后双方终止合作,但非脉脉用户的新浪微博用户信息没有在合理时间内删除
法院认为:被告危害到新浪微博平台用户信息安全,损害了微梦公司的合法竞争利益,并且,被告发表的网络言论,对微梦公司构成商业诋毁。但微梦公司主张被告模仿新浪微博加V认证机制及展现方式亦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诉讼主张不能成立。
大数据时代,合法使用用户信息、注重用户信息保护是衡量经营者行为正当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立法宗旨和目的的重要内容。本
本案是全国首例社交网络平台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也是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判断经营者行为正当性依据的典型案件,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关链接】
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含核苷酸类似物的复合物或盐及其合成方法”发明专利无效行政纠纷案
案例二:“用于改善蜂窝移动无线系统中的切换的方法”PCT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
案例三:“微信”商标异议复审行政案
案例四:“上专及图”商标行政纠纷案
案例五:松下“美容器”外观专利侵权纠纷案
案例六:“脉脉”非法抓取使用微博用户信息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案例七:“中国好声音”诉前行为保全案
案例八:温瑞安武侠小说改编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案例九:86版《西游记》音乐作品著作权案
案例十:宗芳等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
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知识产权创新案例
案例一:“界面混凝土及施工方法”发明专利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
案例二:“POWERPOINT”商标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
案例三:“汤瓶八诊”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案
案例四:“螺旋卡帕”商标异议复审行政纠纷案
案例五:“阿里旺旺”商标异议复审行政纠纷案
案例六:“水幕工程设计图”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例七:特普丽壁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例八:“参灵草官方微博”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例九:《大武侠物语》游戏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案例十: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任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