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云南保山市检察院“三五”模式精准“补苗”扶贫村

2017-04-24 16:29  来源:云南长安网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检察机关如何服从服务扶贫攻坚工作大局?又怎样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到点子上?保山市检察院在参与扶贫攻坚工作中,变‘拔苗’助长为精准‘补苗’,让挂钩点‘弱苗’‘病苗’也能丰产。”近日,由197名各级驻村扶贫工作队员、13个乡镇分管领导和业务员参加的施甸县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动员培训会召开,保山市检察院在会上做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交流。

  施甸县姚关镇大岭岗村是保山市检察院的扶贫挂钩村。2016年,该院以“五个一批”为抓手,结合挂钩村实际,探索出“三五”模式,精准实施“补苗”帮扶行动。通过持续帮扶,全村已达脱贫标准。

  “五到位”成为“补苗”保障

  思想组织领导到位。该院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周晓铭为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监督检查,并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日常协调联系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听取专题汇报、研究部署扶贫工作4次。

  帮扶人员到位。一方面,组建了2个扶贫工作队,分别入驻施甸县姚关镇大岭岗村和富阳村,选派6名政治坚定、熟悉三农工作的检察人员,作为扶贫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全体干警都挂有贫困户,每位干警每年进村入户开展扶贫工作不少于3次。

  扶贫措施到位。结合大岭岗村实际,实施了整村推进发展产业脱贫、贴息低息贷款精准扶持脱贫、培训技术实现智力脱贫、建设基础设施脱贫等脱贫方式,实现全村群众共同脱贫、共享幸福。

  宣传动员到位。通过短信、电话、座谈、进村入户、发放材料等方式,对大岭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精准扶贫的认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支持脱贫工作。

  管理制度到位。设立了专门的扶贫办公室,规范了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警职责、精准识别流程、脱贫攻坚规划、帮扶措施、贫困户动态管理等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职责。驻村队员严格执行《保山市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和市县各项规定,保证了驻村时间,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五举措”推进“补苗”行动

  抓规划制定,确保脱贫攻坚方法科学、推进有序。“扶贫未动、规划先行。”2016年,检察长先后3次带领全院干警到大岭岗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严格执行“五看七评”要求,通过走访村委会、农户,召开镇领导、村三委、村民代表、贫困户代表、党员代表等座谈会,全面掌握大岭岗村贫困情况,认真分析思考,进一步明晰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到超前谋划,提前准备,精心部署,宏观筹幄大岭岗村脱贫全局全步骤,微观解析每一面、每一步具体方法措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大岭岗村精准脱贫三年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帮扶方案、工作任务分解实施方案、“10.17”扶贫日活动方案,确保扶贫攻坚精准无误。

  抓产业发展,创新扶贫攻坚模式。该院发挥造血功能,落实‘一个合作社、两个种植业、三个养殖业’脱贫措施。 “一个合作社”就是由大岭岗村牵头,该院提供技术和项目支持,成立了大岭岗村果蔬专业合作社;“两个种植业”就是驻村工作队利用扶贫经费7.5万元,购买4000多株花椒苗发放给村民,培育大岭岗村花椒种植产业;争取小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资金达500万元,用于大岭岗村水利设施改善,解决大岭岗村软子石榴种植业发展的灌溉问题;“三个养殖业”就是积极向相关部门协调“整村推进”100万元资金项目,用于发展大岭岗村的生猪和肉牛养殖;挤出经费5万元,挑选5户建档立卡养蜂示范户,到施甸县城进行为期7天的培训,以此培育新的增收产业。

  抓基础设施,改善发展环境。检察长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办实事,协调资金30万元帮助解决村委会办公用房安全隐患。针对大关箐村组道路通行困难的实际,协调道路建设专项资金120万元,打开大关箐组封闭的门户,实现了大关箐人民“要致富先修路”的梦想。帮助协调大岭岗村小学综合用地问题,并向教育部门协调资金80万元,用于修建大岭岗小学综合楼。

  抓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和谐共赢。协调安居工程资金622万元,其中拆除重建18户、异地搬迁6户。在大岭岗村投入各项贴息无息贷款11万元,其中无息贷款6万元,贴息贷款5万元。向县卫生局协调项目资金6万元,向县公路段协调租用其公路养护场地用于修建大岭岗村卫生室。协调市级整村推进项目20万元,在大岭岗村修建一个垃圾焚烧池和一个污水处理池。向市科技局协调道路亮化工程项目,投资27万元在大岭岗村委会、村小学及进组道路安置了45盏太阳能路灯。在大岭岗村小学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感恩教育”、“检察官送法送书”主题活动,向大岭岗村小学捐赠价值5000元的图书,资助10名学生2000元。

  抓党建,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党组成员、党员代表与村三委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座谈会,将大岭岗学习教育引向深入。通过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活动,组织优秀党员到大岭岗村给全体党员上党课讲党史,与基层党员座谈,共商脱贫致富路子。驻村扶贫队员协助村委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检察院党组拿出办公经费2.5万元帮助村委会建设党员活动室和宣传栏。

  “五见效”促进“补苗”结硕果

  扶贫工作见成效。通过该院帮扶,姚关镇大岭岗村仅剩8户贫困户尚未脱贫,全村已达脱贫标准。一年来,该院制定10余份工作计划与方案,走访贫困户211户520多人,建立贫困户帮扶档案共计1000余份,发放民情联系卡147张,撰写民情日记200余篇,在“驻村扶贫日记”微信公众号刊登工作日记一篇,《保山市人民检察院“五项措施”确保精准扶贫》一文在《云南法制报》刊发。

  争取项目资金见成效。该院围绕市委、市政府扶贫开发思路,争取各级扶贫政策和扶持资金,一年来,共投入大岭岗村扶贫资金862万元,超三年投资计划数的36%,其中直接协调资金292万元,目前已全部到位。

  生态环境保护见成效。通过协调资金修建垃圾焚烧池和污水处理池,集中处理垃圾和生活生产污水,着力解决了大岭岗村“脏、乱、差”问题,对比过去,现在的大岭岗村青山绿水,宜居舒适。

  社会和谐见成效。发挥法律专业优势,参与调解村民利益纷争30余起,提出解决矛盾建议40多条,倡导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秩序,依法依规做好矛盾纠纷预防调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易地扶贫搬迁见成效。按照“六个结合”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模式,积极做好大岭岗村宣传动员工作,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2016年动员群众自愿搬迁达29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

  据悉,该院已确定了今年帮扶工作重点,着力抓好村组干部能力提升,推动村组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着力抓好党团员致富能力提升,举办每两个月一期的“花椒树”论坛;着力抓好农村电商培训,培养一批农村“店小二”,通过互联网把大岭岗村的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全省、全国更大的市场;着力加大挂钩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协调资金2200余万元硬化村组道路、农村安全饮水、校安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和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建设。(王文德 李夷鹏)

相关报道

这18个派出所不再办理的证明,还能找谁开

2016年,公安部公布了18种不在公安机关办理范围内的证明,如“个人身份证明”“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等。

《锦绣未央》被诉抄袭案24日开庭 涉18部权利作品

法院定于4月24日下午14时,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本院二层大法庭公开开庭审理该案。

骑共享单车发生事故谁负责?有企业称由用户担责

随着共享单车队伍的壮大,近来,多地发生共享单车安全事故。用户骑行时可能没考虑那么多,但真出了意外,谁来担责呢?

因为爱着你的爱

3月8日那天,福建上杭县公安局进行十佳警嫂表彰,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表彰大会上,这首歌让我感慨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