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辽宁省本溪市开展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3月27日开始,根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本溪市成立两个督导检查组,相继深入各县区和市直部分单位实地开展第一次督导调研。
督导检查组实地走访了各区、县、街道、社区,听取了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9家单位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情况汇报。
从督导调研情况看,全市各县区、各部门严格按照《本溪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各县区委主要领导对活动开展作出重要批示,亲自研究部署工作,统筹推进活动开展;市直各单位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严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同时,各县区、各部门按照该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信访隐患的排查工作。

本溪市督导检查组实地调研各县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开展情况
从上至下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
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化解机制、主体责任机制,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规范化、多元化、常态化,今年,本溪市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活动重点围绕两方面开展,即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制度和推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平台建设。
同时,本溪市力争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行政调解的防线作用和司法调解的主导作用,深入排查和化解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努力实现“一降一升”,即各类矛盾纠纷发生数量逐年下降,矛盾纠纷化解率逐年提升。
为保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本溪市还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
而3月27日开展的第一次督导调研,则让“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有了一个扎实的开端。
两个督导检查组分别实地调研了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高新区重点街道、社区和桓仁满族自治县、本溪满族自治县重点镇、街道,并听取了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政府法制办、市法院、市司法局、市妇联、市民政局九家单位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情况汇报。
通过调研了解到,活动开展以来,本溪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组织矛盾纠纷排查650余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202件,涉及当事人4269人次,调解成功2126件,纠纷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为96.5%。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县区、各部门紧密结合地区及行业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创新工作方法,打造特色人民调解组织,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最大限度地将矛盾隐患消除在基层,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
扎实开展活动让矛盾纠纷无处可藏
家住本溪市明山区东兴街道春明社区的刘大哥前几日外出,家中没人,结果水管爆裂,把楼下李大姐家给淹了。李大姐就找刘大哥索要赔偿,两人就赔偿款问题没有达成共识,争吵起来。李大姐说:“我家房子都给淹了,墙面地板都给泡了,你得都给我赔了。”刘大哥说:“虽然我确实把你家给淹了,但年底房子就要动迁了,用不着赔这么多钱,你就是讹我呢!”
社区网格员了解到此事,第一时间来到了李大姐家进行调解,网格员说:“刘大哥有错在先,但他也不是故意放水淹的您家,而且的确年底房子要动迁,楼上楼下都是邻居,双方应该都让一下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刘大哥和李大姐达成了赔偿款的共识,握手言和了。
这是本溪市通过网格化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实例。
本溪市各县区不断完善了网格化管理以及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网格全覆盖,通过网格员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除了网格化,本溪市还利用社区(村)警务室建立了167个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室,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登记、回访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规范了调解程序和调解文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桓仁满族自治县则建立了人民调解员误工补贴制度,并在三年里,由县财政投入资金17万元,用于人民调解员的误工补贴,调动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积极性。
本溪县则以“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和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为着力点,建立乡镇群众工作中心(综治工作中心)、村群众工作站(综治工作站)、村民组群众工作院的三级群众工作网络,担负起矛盾纠纷调解、治安信息上报、社情民意收集、信访代办服务等职能。
创新调解模式让基层矛盾破解不难
去年10月份,本溪市明山区新明街道程家社区来了一个居民,大吵大闹地让社区给她开一个假的离婚证明。程家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赵淑淳并没有直接回绝居民的要求,而是耐心地询问居民要开假证明的原因。原来,这位居民王大姐的单位不给已婚女职员报销采暖费,而王大姐的丈夫又没有工作,实在交不起采暖费的王大姐只好要求社区给她开一个假的离婚证明。
了解此事后,赵淑淳说:“假证明我们是不可能给您开,但您家主要的问题不就是经济比较困难吗?那我可以给您丈夫找一份工作,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随后,赵淑淳给王大姐的丈夫找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王大姐特别高兴。
在化解基层矛盾时,本溪市各基层单位都能转换思维,用创新的方式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溪湖区还推出了以手机微信为载体的56个“指尖上的移动调解室”,社区居民通过微信群反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矛盾纠纷和有关诉求,社区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利用微信群协调各方解决矛盾冲突。
此外,在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模式上,平山区还积极打造多元化解网络信息平台,探索互联网+工作模式,提高现代化技术手段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上的应用,借助新开发的综治社会信息处理平台,将各职能部门整合其中,最终实现受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案件时,相关部门能够快速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案件发生的因由、动向,作出科学的判断。
专业领域调解模式让矛盾化解变得更多元
今年年初,本溪市明山区新明街道家事调解工作室迎来了一对想要离婚的夫妻,新明街道司法所所长唐冬冬接待了两人。原来,丈夫有轻微的家暴行为,妻子受不了了就想离婚,两人为此一直在争吵。唐冬冬了解了此事,先对丈夫进行了批评,又对妻子进行了劝导,最后,丈夫表示绝对不会再有家暴行为,妻子也表示愿意再接受丈夫一次。
2016年,本溪市妇联整合资源,依托街道综治中心或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的家事调解工作室,积极主动运用辖区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资源,开展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确保家庭和社会稳定。
截至目前,家事调解工作室共接待26件家庭纠纷案件,涉及离婚纠纷、赡养纠纷、家庭暴力、财产继承等多方面,其中进行诉讼指导1件,成功调解25件。
今年,家事调解工作室创新工作方法,准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筹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对妇联系统排查出的复杂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进行专业调解。
而2013年12月成立的本溪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也是本溪市专业领域调解矛盾纠纷的一个亮点。
本溪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三年多的时间里,秉持“依法、公正、快捷、便民”的工作理念,建立起充分协商调解的处置平台,化解了大量医患纠纷,患方诉求难解决和“医闹”越闹越起劲的“两难”局面明显改观,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三年多的时间,本溪市医调委先后受理医疗纠纷15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84.55%,医患双方满意率分别为98.67%和9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