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吗?煤城东路矿山公园有人‘劫持’人质,你们快点派人过来!”一名路人用“网络110”APP录制一段现场视频上传报警。接警员确认是有效警情后,与这名路人建立视频连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情况,就近派出3组警力,及时将“犯罪嫌疑人”制服。
这个场景,是今天下午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网络110”启动仪式上的模拟接处警展示,融合了一键导航、数据传导、GPS定位等现代科技手段,极大缩短出警人员到达现场时间,在传统110报警基础上实现实时视频报警,及时获取案发现场音视频信息、感知案发现场态势、提前固定现场证据,使指挥处置更高效,打击处理更迅速,让群众报警更便捷、方式更多样。
阜新市公安局信息指挥中心副主任周存光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去年10月,阜新市公安局与一家信通公司合作,共同进行软件和系统研发。经过6个多月努力,目前已经完全具备上线运行条件。
在启动仪式现场,记者用手机扫描“网络110”APP二维码,安装完成后用手机号码进行了注册、点击进入,录制并提交了启动仪式现场的一段视频。
记者随即在“网络110”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看到了刚才录制的视频。接警员周超与记者建立起视频联系。
“喂、喂,能听见吗?”
“可以听到,声音、画面清晰。”
记者又用手机环视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及时出现了手机上的音视频画面。
周超告诉记者,接警员确认是有效警情后,通过视频通话方式与报警人建立视频联系,进一步了解现场情况,将有效警情进入下步流转,根据现场态势发出相关指令。报警者不方便接听视频语音通话时,还可以通过文字与接警员沟通。
群众上传报警信息后,警方会根据现场发案实际进行正确调度指挥。接警平台可以同时接收多个报警信息,通过智能运算依次推送至多个接警终端,使指挥调度更加高效。
相比传统拨打110报警电话,使用“网络110”APP报警,不仅能传导案发现场的实时情况,还能确定报警人所在的具体位置。即便不能使用文字进行沟通,接警员也能通过视频传输掌握报警人的相关状况,通过GPS导航系统准确找到案发地,及时指派民警赶赴现场。
周存光介绍说,目前,阜新市区共有64个巡逻组常态巡逻,每个巡逻组就是一个作战单元,时刻处于待命状态,指挥中心会把出警指令下达给距离案发地最近的巡逻组,这个作战单元接到指令后,立即赶赴现场处警,比传统电话110接报警出警速度至少提升50%。
另外,通过“网络110”报警平台,阜新警方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案发现场的音视频信息、感知案发现场态势,及时有效地固定现场证据,震慑违法犯罪。(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