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骗子的电话打不进来,让受骗群众的钱转不出去。在刑侦总队的电信网络诈骗侦查支队,民警们24小时的警情监控,时刻与电信诈骗嫌疑人赛跑,保护着群众的财产安全。
“我认为自己反诈骗意识挺高的,没想到还是中了招。”在刑侦总队电信网络诈骗侦查支队,记者见到了正在办理返还冻结资金手续的李女士,她郁闷地告诉记者,骗子伪装成理财高手,在20多天的电话和网络社交软件聊天后,成功获得了她的信任,以投资理财为名骗取了她140多万元。
这位在股票领域打拼多年的老股民自认防范意识很强,没想到会让骗子得逞。李女士回忆,她在去年10月份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大型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有行业内幕消息,邀她参投一项股指期货。
经过一番查询,李女士确定了这家公司的存在,便加了对方微信,而为了博取李女士的信任,骗子还发来了公司报表和个人身份证等信息。
20多天的微信、电话聊天,李女士逐渐将此人当做一位“很谈得来的朋友”,所以当骗子又一次提出投资事宜,并表示机会难得、过时不候时,李女士毫不犹豫地将140余万元,分两笔汇入对方提供的账户。
钱刚汇完,对方便“人间蒸发”,再也联系不上了。李女士立马意识到被骗了,立即报警,民警第一时间将汇款的账户进行止付,保住了未被取走的60余万元。“幸亏警方立即止付,否则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警方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据介绍,2016年,北京市公安局查控中心冻结涉案银行账号74万余个,同比上升3倍多,占全国冻结总量的九成以上;冻结涉案资金近12亿元;关停涉案手机、固定电话等号码18万余个,累计减少群众损失近20亿元。
今年前三个月,北京警方已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200余起,为群众挽回资金3亿元。
在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的工作。警情监测分析、银行快速支付、话务回访等,分秒必争地与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进行较量。
当事主拨打110报警之后,凡是与电信诈骗相关的警情都会自动收到这里,派专业的侦查员开展打击工作,到一线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同时,工作人员再通过与银行、银监等相关部门联合,迅速查获可疑账户,并对其进行冻结。
据介绍,骗子在诈骗过程中,始终保持和事主的联系的同时,会不断变换身份,比如警察、律师,根据不同角色设置不同情境,让事主在各种剧本中疲于奔命,最终对骗子言听计从,甚至不相信上门劝阻的警察。
刑侦总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与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进行较量时,为了不让其获取最关键的验证码,警方甚至在验证码有效期内不停拨打对方电话,建立最后一道屏障,力保群众财产安全。
此外,北京警方针对危害本市严重的台湾籍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组织开展“抽薪行动”,通过深入研判、精准打击,使“台湾骗”得到了有效遏制,2016年发案和群众损失在2015年同比下降六成的基础上又下降五成。与此同时,针对全国高发的电话冒充熟人犯罪组织开展专项打击,共冻结涉案银行卡8万余张,冻结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关停20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涉案POS机3000余台。并且通过工作串并出全市及湖南、山东等全国电信诈骗案件千余起。
据刑侦总队工作人员介绍,北京警方还将严打在京非法开贩银行卡、涉案电信网络链、伪基站及电话购物推销等四类犯罪。2016年全年,依托专项牵动共破获上述四类案件8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名,及时止损7740余万元。
(李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