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天网”管出大成效
——广西罗城县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建设纪实
在探索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建设过程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公安局将触角向广大农村延伸,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公安管理、群众受益的模式,在全县11个乡镇建设农村“小天网”工程,有效提升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管理、控制和服务的综合效能。截至今年2月底,全县11个乡镇安装监控摄像探头320个,基本覆盖治安复杂村屯。
300多个探头守护农村治安
农村基层派出所警力缺乏、社会治安防控基础薄弱,是各地公安机关面临的共性问题。罗城县公安局破解难题的方法是向科技要警力。这个科技就是“小天网”工程。
3月21日,在罗城县龙岸镇派出所的综合调度室里,一张大型电子屏幕上密密麻麻地显示着龙岸社区各个交通要道的实时视频。视频中,各条交通要道人来车往,川流不息。
龙岸镇派出所指导员韦时幸轻轻一点鼠标,龙岸车站路口的视频立即转入大屏幕。随着视频的不断放大,路边电线杆上招聘启事上的文字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韦时幸说:“有了这81个高清摄像头,整个龙岸街道治安情况尽收眼底。”
3月21日下午5时,外面风雨正酣。在龙岸镇龙平村地旺屯,49岁的刘业斌正在商店里捣鼓钓鱼钩,切割机刺耳的声音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大约10天前,当地派出所和技术人员在他的商店门外安装了这个高清摄像头。“自从有了摄像头,就好像有人帮我守商店一样,出去钓鱼我放心多了。”刘业斌笑着说。除了刘业斌的商店,龙岸社区附近的5个村屯也安装了16个监控探头,凡是路过此地的人车货物,均在监控范围。
罗城县公安局政委韦荣坤自豪地说:“过去每逢圩日、重要节日以及上学、放学高峰期,我们都要安排三四名民警上街维护秩序,现在只要一名民警在监控室就能有效地指挥客车、校车,比过去轻松多了。”
发动群众参与 小钱办大事
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罗城县公安局采取发动群众参与、在乡镇自架光纤的模式,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该局各乡镇派出所向当地企业、工商户、经济能人和广大群众发出倡议,倡导大家为家乡公益事业建设贡献爱心。如在建设“小天网”过程中,龙岸派出所倡议一发出,便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如果有了监控摄像头,我们龙岸街上的社会治安就好多了。”龙岸镇商会会长梁倡胜看到倡议书以后,与几个副会长商量,决定每人带头捐2000元,并沿街动员每家每户捐款。
“‘小天网’工程建设好以后,受益的是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龙岸商会副会长陈联发说,商户们踊跃捐款,少则200元,多则500元,很快就筹集到20多万元。
柳州河池商会会长何女士是龙岸人,听闻家乡建设“小天网”工程的消息后,个人捐款3万元,并组织在柳州的同乡积极捐款43000余元。此外,龙岸商会、龙岸社区个体工商户及龙岸各界热心人士等纷纷解囊。
据统计,2016年以来,全县11个乡镇群众自筹用于“小天网”工程建设资金160万元。“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社会各界认同感强。”副局长覃鸿武说,公安局将网络光纤铺到各乡镇及部分村屯后,很多自然村屯把安装视屏监控纳入村民自治建设范畴,部分村民还自掏腰包在房前屋后安装摄像头。
服务实战 成效初显
“小天网”工程建好后,各乡镇的社会治安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安全感增强。
2016年12月,一盗窃团伙在乔善、宝坛等乡镇疯狂作案,盗窃牛、马18头(匹),乔善派出所民警通过“小天网”,对案发现场的视频信息进行了细致比对,最终锁定作案车辆,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破获盗窃案件13起。
今年2月20日,龙岸社区居民黄某在龙岸街道边被人盗走价值2500元的10袋稻谷。接报后,龙岸派出所民警通过“小天网”视频监控系统,迅速锁定并抓获嫌疑人何某,并全部追回被盗谷子。
据统计,罗城乡镇“小天网”工程投入使用以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60余条,破获各类案件3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余人,帮扶救助群众60余人次。 ( 刘勇 银胜春 莫世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