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市张店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着力 提升社会治理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打造智能 “平安网格”,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一、与大数据融合,实现网格管理智能化。投资 3000 余万元,建设张店区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平台,横向联通区直部门,纵向联通镇(街道)、村居(社区)及网格员,实现基础信息、日常巡访、事项办理、台帐共享、以房管人、视频监控、应急指挥、统计分析等八大功能, 有效解决了工作流转不畅、信息共享不足、资源整合不够、管理考核不便的问题 。 一是信息资源充分整合。 系统平台互联网、专网双轨运行,基础信息通过互联网运行,涉密敏感信息通过系统专网运行,实现各级、各部门和网格员信息数据的关联比对、实时共享。 二是社情民情充分汇集。 网格员人手一部 “社治通”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将网格内 “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要素信息实时采集录入、动态更新,形成社会治理 “大数据”。 截至目前,系统平台已整合汇总 69.3万居民信息,12.7万流动人口信息、32.2万房屋信息、9600余处场所信息、2.5万巡访信息、25类2万余名重点管理服务人员信息,做到底数清、社情明、信息准。 三是工作任务充分落实。 一方面, 网格员 通过 对网格内社情民意和突发事件等各类事件信息 及时采集、核查、处置或上报,做到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流转办理,实现自下而上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联动处置,赢得事件处置先机,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另一方面,职能部门将工作任务通过系统平台自上而下逐级交办至网格员,并依托平台实时查看、调度任务进展情况,将平安建设工作的触角 延伸到最末端, 实现网格事项流转办理智能化。自 2016年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通过系统平台流转落实各类工作任务5000余项,办结率达97.7% 。 同时, 系统平台详细记录、如实反映网格员履职相关信息数据, “统计分析”功能自动生成绩效考评信息数据,考核结果一目了然,有效激发了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2016年以来,网格员累计 采集基础信息 10万余条,提供线索破案300余起,调解纠纷547起,排查治安、安全隐患520余处 。
二、与新技术融合,实现网格治安防控科技化。持续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方面的现代技术手段投入,扎实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防火墙”。 一是以视频监控为岗哨,织密 “天网”。 按照 “视频监控进网格,科学布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全面覆盖”的建设思路,高效规划设置网格视频资源。区、镇(街道)、社区(村居)先后投入3400余万元,安装高清探头3700余个,整合社会视频资源5.1万路,平均每个网格视频监控探头达到60余个,实现 网格视频监控全覆盖。 网格内视频资源在接入公安派出所的同时,接入网格员 “社治通”终端。在城区落实 “1+2+N”警务模式,在农村实行“一村一警务助理”模式,社区民警进入每个基础网格,共同开展线上、线下巡逻,实时 掌握网格内治安情况。 二是以巡更系统为纽带,布实 “地网”。 累计投入 2800 余万元,在社区(村居)、企事业单位建立三级巡防队伍 340 支,巡逻队员达到 3000 余名。研发使用集 GPS 定位、巡更考勤、指挥调度、证据上传等功能于一体的“三级巡防巡更系统”,为巡防队员统一配备天翼对讲机,统一安装电子巡更点 2329 处,实现网格化、全天候、智能化巡防,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 三是以智能门禁为屏障,筑牢 “安全门”。 积极推广 “门禁 + 视频”系统,抓住人员出入必然经过单元门禁这一关键环节, 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居民加装单元门禁,并 用视频监控锁定单元门禁,实时获取人员进出轨迹。科苑街道潘庄社区在全区率先建成 “智能门禁云平台”系统,实现轨迹采集、超时报警、远程开锁、重点人员关注等七大功能, 使违法犯罪分子无机可乘, 治安防范能力和安全系数全面提升。 2016年,全区 110 接报 警情 在 2015 年首度下降的基础上再次 同比下降 7.5 % , 刑事案件、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 19.2% 和 3.9% 。
三、与互联网融合,实现网格社会服务精准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网格下沉服务事项,运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传媒,实行 “五微”服务模式,做到服务无“微”不至,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强居民对网格的归属感,对网格员的认同感。 一是微联通。 以网格为单位建立网格化服务微信群,邀请居民代表(每户一代表)、社区工作者、社区民警、社区律师、物业公司代表加入,搭建居民沟通交流互动平台。居民可在微信群中咨询法律政策、发表意见建议、表达诉求、提供线索信息等,小到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大到政策落实、意见建议,均可在微信群中得到解答,群众动动手指即可解疑释惑。 二是微力量。 网格化服务微信群将居民、志愿者、商会、社区有机串联起来,商家可实时获取居民需求信息提供针对性服务,志愿者可凭借志愿积分享受折扣服务和购买折扣商品,居民可享受商家上门服务和志愿者无偿服务,将网格 “微力量”汇聚成社会治理“大能量”,形成网格化服务管理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格局。 三是微调解。 网格员及调解志愿者随时关注网格内纠纷性、隐患性、苗头性信息,一般琐事及时上门调处,纠纷问题协同社区民警、社区律师等及时调处,重点疑难问题即时上报。网格员通过 “社治通”建立纠纷调解“台帐”和“巡访记录”,对矛盾多发区域、重点人员加大关注走访力度,掌控网格民情“晴雨表”。 四是微代办。 通过微信群,网格员实时了解居民需求,实行信访代理和业务代办,让网格员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 2016年以来,网格员为居民办理事项达3万余项。五 是微宣传。 网格员利用走街入户之机,向群众宣传今日张店、张店政法、平安张店、张店法律援助等微信公众号和智慧社区 便民服务平台 APP功能,引导居民用微信关注。职能部门在微信平台及APP上公布业务事项办理指南,通过政策解读、“以案释法”等形式宣传治安防范、诈骗警示、法律政策、传统文化等知识,弘扬社会治理“正能量”。
智能化 “平安网格”建设, 将基础信息采集更新、部门职能整合联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防控措施落实达效、重点人群跟踪管理、平安理念宣传普及等具体措施 “ e 网打尽”,做到网格内 居民信息清、人口底数清、人员类别清、矛盾纠纷清、治安状况清, 实现 “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