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被授予"灭火救援英雄中队"

2017-03-30 10:42  来源:天津长安网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原标题: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我流着泪为你骄傲!

  3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灭火救援英雄中队”荣誉称号命名大会在天津礼堂召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侯贺华,公安部政治部主任夏崇源,武警总部副政委张瑞清,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公安部消防局局长于建华、政委王沁林,公安部政治部现役工作办主任单于广,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天津市委副书记怀进鹏出席。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东峰主持。

  命名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国歌》奏唱毕,侯贺华宣读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授予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灭火救援英雄中队”荣誉称号的命令》,并颁发奖旗。

  2016年12月30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命令,授予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灭火救援英雄中队”荣誉称号,并号召全体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全军指战员向他们学习。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建队以来,成功扑救火灾839起,完成抢险救援任务2326次,疏散抢救遇险群众54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10亿余元。在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处置中,中队26名官兵、4部消防车第一时间赶赴火场,全力开展灭火救援,8名官兵壮烈牺牲,18名官兵英勇负伤,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英雄赞歌。

  会上,怀进鹏、夏崇源分别宣读了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关于向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学习的《决定》。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指导员李剑代表中队全体官兵作了发言,表示将以此次表彰为新的起点,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总要求,做到忠诚可靠、永葆本色,爱岗敬业、勇挑重担,牢记使命、竭诚奉献,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消防八大街中队,我流着泪为你骄傲!

  “兄弟们,我回来了!”2016年2月,当车子缓缓驶向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透过车窗看到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依旧火红的大门时,消防战士王大力先是笑了,后来没忍住,又哭了,这是“8·12”爆炸后,他第一次哭,放声大哭。

  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是距离爆炸核心区最近的消防中队,约1.5公里,当晚接警后,中队4辆消防车全部出动,8名战士壮烈牺牲,18名战士不同程度受伤,目前仍有5人在医院治疗。

  王大力是司机班的副班长,爆炸造成他小腿受伤,耳朵穿孔,右手三根手指粉碎性骨折,在植入三块钢板和三根钢钉后,由于长期不能活动,手指韧带粘连变形,后续康复治疗的首要任务就是撕开粘连的韧带。

  那时,医生用双手握住王大力已经变形成直角的中指,向上扳,王大力“啊”的一声站了起来,全身颤抖,喘着粗气,他仿佛听见手指里撕裂的声音,豆大的汗水砸在桌子上……

  司机班副班长王大力

  就这样,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的理疗,王大力做了3个月,194次。后来,医生跟他开玩笑说,这种理疗比古代用竹板夹手指还要痛苦,这是升级版,直接撕开韧带和筋,能熬过来的都是英雄。

  “英雄”,这个词对王大力来说,太沉重了,在他看来,李洪喜、梁仕磊、唐子懿、刘程、杨钢、成圆、訾青海、蔡家远,8名牺牲的战友组成了他对英雄的全部理解。

  住院6个月,王大力每天都躺在病床上想,什么时候才能重返他牵挂的中队,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于是,伤还没好利索,他就央求医生,提前出院了。

  那天,迎接王大力的是新的中队长,李家诚。

  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李家诚

  李家诚原是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南港中队中队长,在火场救援中表现突出,当支队领导找他时,李家诚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这份重担。他说:“战友们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们的精神要传承下去,重建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并立下军令状:要在2015年年底前使中队恢复执勤!

  那时候的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无疑是相当棘手的:基本生活设施及车辆装备已经破坏殆尽,连一扇完好的窗户都没剩下,维持战士们正常的食宿都是问题;中队里包括自己在内只有四人身体状况良好,其他的都是在火场上受伤归来的战士,身体不便需要照顾。

  最困难的是,灾难的巨大阴影仍在笼罩着每个人的心,中队的空气中始终弥漫着消沉的气氛。

  为了帮助官兵调节思想,恢复官兵的战斗意志。李家诚恢复了中队的一日生活制度,将全中队官兵重新凝聚在一起。每天他第一个站在操场上,口号喊得比谁都响;训练场上他带头做示范,挥汗如雨;他还为战友们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图书室,中队的橱窗板报也是办得有声有色;一有时间他就和战士们聊天谈心,常常要在强忍失去战友的悲痛同时,劝慰他人走出阴影,迈向新的生活。

  短短几个月,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有了起死回生的变化,全体官兵又重新燃起了斗志,英雄中队浴火重生,在2015年12月底成功恢复了执勤,至2016年底,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又出警100余次,继续忠诚履行着光荣的职责和使命。

  由于有的战士身上的伤还没完全好,白天依然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中队没有让他们执勤。但在深夜里,每当警铃响起,他们依然会条件反射地跑进车库,问需不需要自己上车。等战友们走后,他们会把战友的鞋放到服装架旁,一双一双摆好,坐在电话班里,静静地等待战友们归队。

  有人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但它改变不了的,是英雄队伍融入血液中、刻在骨头上的消防烙印。

  后来,很多人问这支队伍,如果再有这样的火场,还进去吗?他们总是坚定地回答:“必须去!因为,不能给牺牲的战友丢人,更因为,我们是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火场逆行者!”

  “火场逆行者”是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新修建办公楼门口的一面浮雕,8名全副武装、肩负使命的消防战士朝着熊熊烈火燃烧的地方前进着,这是在那场爆炸中,英勇消防官兵的一个缩影。

  “我来的第一天,就在这站了好久。”小战士刘国栋今年19岁,年初刚来到八大街中队。“得知自己成为一名消防兵,被分配到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时,感觉特别光荣。”

  站岗执勤的刘国栋

  在新兵连集训的时候,从小立志当兵的刘国栋就总缠着当时的班长李广清,让他讲述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英雄们的故事。

  “指导员李洪喜有个外号叫‘拼命三郎’,因为不管遇到什么危险,他都会冲在最前面;中队长梁仕磊大学毕业入伍,不仅懂得多,而且特别能吃苦,经常在比武考核中拿名次;排长唐子懿是火场先锋,有一次救火,他的眉毛被炙烤得无影无踪,大家都叫他‘无眉大侠’……”

  队里的“老大哥”李广清

  其实,给战士们讲故事的李广清,也是一个英雄,在爆炸中,他左肩肩胛骨骨折、背脊骨盆受挫,仅住院39天,便强烈要求回到队里。他说:“我是队里的老大哥,我得回去帮助重建我们的队伍,带领新战士继续前行。”

  带伤仍继续“战斗”,这的确是英雄队伍的精神。在爆炸中,战斗班班长刘荣龙两耳耳膜穿孔,头部严重烧伤,双眼视力模糊,当年9月7日即返回部队。

  201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辖区公路上发生车祸,一辆载有10人的小巴车撞到了隔离带石墩上,车内乘客全部昏迷,有不同程度失血,情况十分危急。由于车体严重变形,车内空间狭窄,刘荣龙便一人深入车内,将被困人员背出来,这对仍有旧伤在身的他来说十分吃力。施救过程中,刘荣龙几次力竭,但他始终没让队友看出来,咬着牙硬是把10名被困人员全部救出,而后他自己却浑身脱力,双臂因用力过度抽搐起来……

  英雄的光辉事迹熠熠发光,指引着方向。

  身为英雄中队的新成员,刘国栋告诉自己,“英雄就是要像自己的前辈们那样,有血性,敢担当。”他虽然出警次数不多,但成长飞快。第一次出警,是附近的一辆汽车着火,看到现场巨大的火势,说实话,刘国栋有点害怕,但想到自己身上的使命,想到自己的前辈,恐惧感似乎只停留了一秒,便被巨大的勇气包围,他沉着冷静地铺设水带,与战友们一起抱着水枪冲向危险。

  “英雄还要有本事,能打赢。”从那以后,体能训练房成了刘国栋最喜欢的地方,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去锻炼体能,为的是在灭火救援中尽更大的一份力。

  就这样,英雄的事迹影响了一个又一个有从军报国梦想的战士。

  新兵吕万航,入伍时正是爆炸后的第一个月,他主动向带兵连长请示分到了当时兵源最紧张的开发区支队。刚到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的时候,耐力、力量皆平平的吕万航被评价为“门外汉”,听到这样的评价,他没多说什么,只是脸上笑笑,却在心中暗下决心:不能给英雄的队伍丢脸!正是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和斗志,吕万航在支队执勤岗位练兵比武中一人参加了3个项目,并且全部取得名次。

  这就是天津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八大街中队,一支英雄的队伍,它早已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激励着一代代消防官兵,把使命刻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忠诚融入血液,沿着英雄的足迹,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