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寻亲半世纪 古稀侄女和耄耋叔叔含泪相逢

2017-03-27 19:56  来源:平安浙江网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吴乐如抹泪。

  一起吃饭。

  周卫民、孙散云、吴乐如和记者。

  “船近了船近了!是阿云回来了!她还记得我吗?”3月23日早上,江苏81岁的老人吴乐如和他的家人一起守在三山岛的码头边,盯着一艘即将靠岸的汽艇,声音发颤地自语着。

  “叔叔!我是阿云……”船刚停稳,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就在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吴兴区分局民警的搀扶下,急急地迈着小碎步走下船,迎上去紧紧握住了吴老先生的双手,老泪纵横。

  这是一场等待了54年的相遇。

  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在江苏太湖的三山岛小姑村里,有一户吴姓农家。因家境贫寒,孩子又多,这家人只能将还在襁褓中的小儿子,送给了浙江湖州一户孙姓人家抚养。光阴荏苒,数十年过去,两家人慢慢失去了联系。

  吴家的孩子随了孙姓,慢慢长大,娶妻生子。但在解放以后,因种种原因,孙家的生活日渐窘迫。

  1963年的一天,孙家突然来了一位客人,自称吴乐如,来自江苏三山岛,是来寻亲的。

  当时只有18岁的孙散云,常听去世的爷爷说起,自己是三山岛吴家的子孙,当年因家境贫困,她的爷爷被送给了湖州孙家。

  孙散云听说是爷爷大哥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叔叔来了,十分高兴,但因家境贫困,实在拿不出东西招待。憨厚的吴乐如看到孙家的情况,第二天就出去找了份工作——当搬运工。

  实际上,吴乐如的身体并不好,孙散云便常常到吴乐如干活的地方搭把手。两个月过去了,因为家里也有妻子和孩子,吴乐如准备回三山岛,临走时,他给这位比自己小9岁的侄女买了一双皮鞋。

  此后,因往来、通信不便,两家又渐渐失去了联系。

  一晃多年过去了,孙散云早已成家,连孩子都生了娃,她当了外婆。然而,每每想到自己的叔叔吴乐如,孙散云总还是盼望着,能再见上一面……

  找寻少年路45号的侄女孙散云

  今年3月初,湖州一位名叫姚寰的记者到苏州三山岛采访,给他当向导的,正是81岁高龄的吴乐如。当得知姚寰来自湖州,他便和他谈起自己有一位失散多年的湖州亲人——已经50多年没见的侄女孙散云。老人说自己曾多方打听侄女的下落,但都没有找到。

  临别之际,老人写了张有关侄女信息的纸条交给姚寰,纸条上是侄女的姓名,还有她的家庭地址:湖州市少年路45号。老人请求姚寰回到湖州后帮忙寻亲,热心的姚寰当即答应下来。

  回湖后,姚寰按照老人提供的地址进行寻找,但“少年路45号”早已拆迁改造,无法打听到孙散云的下落。寻找无果后,姚寰想到了向吴兴区公安分局寻求帮助。

  3月16日上午,吴兴区公安分局信访办民警周卫民接到求助电话后,就立马着手查找孙散云的下落,周卫民先赶到辖区派出所了解情况,警方最终确定家住湖州市区朝阳街道东湖家园的孙散云,最可能就是吴乐如老人要找的侄女。

  周卫民立即驱车来到东湖家园小区,在社区民警的陪同下上门查找,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打开了房门。

  经交谈,这位白发老人说自己就是“孙散云”,今年70多岁了,和江苏的叔叔已经失散50多年。为进一步确认,周卫民拨通了吴乐如老人的联系电话,让孙散云接听,电话两头,两位老人含泪叙旧,唠叨曾经来往点滴,打听亲属近况,久久不愿放下手中的电话……

  3月23日一早,在警方的“暖心接力”下,孙散云坐船前往苏州三山岛,两位老人在码头边再次重逢,半世纪的离别没有隔断二老的情谊,孙散云的小女儿钱雪梅偷偷告诉周警官:“昨晚我妈妈激动得一夜没睡!”

相关报道

CCTV曝光:这样充电严重泄露你个人隐私

保护个人隐私,你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充电桩吗了?

辽宁政法委原书记苏宏章受贿案一审:受贿超1996万

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苏宏章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法治之国,罪与罚谁来判定?看“辱母杀人案”

法律不是不保护好人,也不是分辨不出坏人,但法律平等地保护所有人的生命。

“我们就在这里,不偏不倚!”

这看似情话般的表白,却是法官们对待工作、对待当事人独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