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依靠“大采集”战法成功抓获潜逃15年之久的抢劫杀人案真凶。
200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件,受害人为一名出租车司机,犯罪嫌疑人将受害人勒死在车内后抢走财物。15年来,杭州警方辗转多地,因线索较少,犯罪嫌疑人一直未锁定,案件未能破获。

2016年3月,信州公安分局接群众举报,在一民宅内有人聚众赌博,民警赶赴现场发现有四人正在赌博,另有十余人在旁围观,民警遂将现场人员全部带回执法办案中心,严格按照“四个一律”要求,仔细地采集完所有人员的基础信息,其中就包括现场围观人员郑某(男,1975年生,信州区人,无前科)。
2017年3月,杭州警方致电信州公安分局,称信州公安分局去年采集的人员郑某的基础信息与杭州拱墅区2002年一起抢劫杀人案的嫌疑人相关信息完全吻合。

2017年3月13日,杭州警方一行六人来到信州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双方密切合作,成立临时专案组,制定周密的抓捕方案,经过一星期的蹲守,3月20日中午12时许,在信州区茶厂附近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郑某,经讯问,其对2002年在杭州市拱墅区伙同他人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郑某交代其在杭州犯案后,迅速离开了杭州。之后一直潜逃至广东、上海等地务工,直到近两年才回到老家上饶,没想到回老家没多久就被抓了。并如实供述其同伙为“苍凉”(谐音)。专案组通过分析研判,得知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苍凉”为杨某,信州区人,1980出生,目前身在浙江温州。根据情报,当日下午4时许,杭州警方在温州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至此两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大采集”工作是江西公安力推的“大培训、大采集、大应用”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培训、大采集、大应用”活动则是江西公安顺应现代警务改革发展和公安工作转型升级需求,全面推动江西公安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强警”工程迈上新台阶的重点工程。
推进“大培训”,全面提升全警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推动公安工作由传统经验思维向现代数据理念转变,真正使广大民警树立数据思维、学会数据方法、运用数据工作。

推进“大采集”,确保各类信息资源录得快、录得准、录得全。坚持采集为王、边培训边采集的工作模式,突出警情信息、基础信息、公安业务信息、视频信息、社会公共信息和内部管理信息等六大采集重点,加快各类信息的采集、录入、整合、共享,为信息化建设应用提供海量数据支撑。
推进“大应用”,扎实提升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坚持边培训边应用,深入推进警综平台、移动警务平台等五大平台的应用,积极开展“警综平台+”、“移动警务+”等“六个+”应用,努力把信息化应用成果转化为实战能力,提升公安机关整体作战水平。
切实开展好“大培训、大采集、大应用”活动对于全面提升公安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提升公安工作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 程甫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