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为了执行不再难—河北省法院攻坚“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透视

2017-03-23 16:44  来源:河北法制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执行难是长期制约人民法院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2016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庄严承诺,“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当年5月18日,河北省法院正式启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河北省法院院长卫彦明郑重宣布:2016年初步缓解,2017年基本解决执行难。

  时间如白驹过隙,2016年成为历史。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17年3月,我们不禁想问:为期两年的承诺进展到了什么程度?取得了哪些成效?面临着什么挑战?

  协调联动

  共建合力攻坚格局

  基本解决执行难,既是对社会的庄重承诺,也是法院对自身的严峻挑战。

  河北省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2016年6月24日,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主持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门听取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汇报。会后,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两办”以正式文件形式转发河北省法院关于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意见,明确各级党委、法院及40家相关职能部门在解决执行难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时限要求,并纳入法治河北建设目标考核内容,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大格局。

  在河北省法院的引领、推动下,在各中院多方协调下,各地或召开市委常委会,或主要领导进行批示。河北省迅速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攻坚、合力破解执行难的恢宏格局。

  网络查控

  破解查人找物难题

  执行难,第一大难题就是查人找物。传统执行模式下,被执行人藏匿,被执行款物转移,导致大量案件难以实际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实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这一难题正在破解。

  2014年底,最高法正式开通“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

  河北省网络查控系统起步比最高法还要早。2013年3月13日,在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会议室,河北省法院执行局局长徐茂明跟河北省内五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就专线集中查询被执行人账户信息相互签署意向书,河北法院“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建设拉开帷幕。四年时间,河北省法院网络执行查控已覆盖全部银行存款及其他金融产品,以及税务、民政、车辆、户籍、酒店住宿、工商登记等信息。

  依托最高法“总对总”和自身“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河北省法院2016年以来共提起网络查询705万笔,涉及案件16万件,金额近4000亿元。

  “房屋、土地等不动产在执行中占据很大分量,但是,房地产信息查控一直是个短板。”河北省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松介绍,从全国范围看,

  不动产登记有待规范,一些地方不动产档案全面形成电子数据还需时日,法院在这一领域和政府相关部门亟待早日实现联网对接。

  “不过,这一状况在河北省将得到扭转。”王松说,今年初,河北省法院和河北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通知,建立不动产“点对点”网络查询机制,力争在明年年底前完成。

  信息化监管

  有效遏制执行顽疾

  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被视为法院执行顽疾。最高法在《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中,将基本消除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作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之一。

  为解决这一难题,河北省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口,创新执行管理机制和手段,建立完善执行工作监督体系,坚决消除执行程序中“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

  一些法院尝试实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执行案件一立案,执行指挥中心就利用智能化办案平台和执行查控系统,对案件集约查控,有足额财产的,归入简易案件;未发现足额财产,需要启动财产变现程序,或有重大执行争议的,列入“繁”案。通过繁简分流,大约40%的案件被直接“消化”,明显减轻了执行人员的压力。

  为规范执行,河北省三级法院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已全面上线运行。该系统采取风险节点控制——执行案件共明确了101个执行风险点。每一个风险点就是一个“黄灯”,执行人员一旦违规,程序自动预警,督促执行法官及时纠正。如果执行法官仍未按规定时间进行操作,系统将自动锁死,并向领导报警。这些违规操作会被永久记录,成为执行法官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

  风险节点控制使案件执行格式化,从程序上有效遏制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的发生。

  在传统执行模式下,评估、拍卖、执行款处置一直是绕不开的闹心话题。河北省通过推行网上司法拍卖改革,基本解决了评估、拍卖环节存在的混乱问题。对于当事人关心的执行款处置问题,河北省法院在认真组织清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案一账户”管理新机制。截至2016年底,河北省法院共录入全国执行案件暂存款管理系统案件2789件,总到账金额17.18亿余元,发放总金额11.2亿余元。

  经过系列改革创新,河北省2016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初战告捷——

  河北省共执结案件22.3万件,同比增加近10万件,结案率达84.05%,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长期未结案件同比下降35.7%,其中三年至十年未执结案件下降67.8%。特别是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迫使10%的失信被执行人或主动履行义务,或者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

  杜绝“老赖”

  尚需构建社会惩戒体系

  虽然唐山法院审执分离改革为河北省乃至全国执行工作探索了有益经验,但是,根治执行难单靠法院仍然独木难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配合,有赖于建立法院与协助单位的联动机制,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今年1月9日,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两办”转发河北省法院《关于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的实施意见》,要求今年年底前,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嵌入各部门、各行业的行政审批管理系统中,和法院实现“互联互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行政管理事项中,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自动拦截惩戒措施。

  按照文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将一些失信特殊主体,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表等纳入失信名单进行联合惩戒,推进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让“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2017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之年,河北省法院面临着一系列攻坚任务。

  ——全面提升执行指挥中心功能,使其成为信息交换、指挥调度督办、决策分析的中心,深度解决执行管理难题;

  ——落实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平台建设,推进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规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纳入和退出,加快与各联合惩戒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

  ——持续开展涉民生、打击拒执罪等专项行动,探索建立执行长效机制。

  “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任务重,时间紧,河北省三级法院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回应社会的热切期盼。

暖心!老人蹒跚过马路时 监控拍下温暖一幕

2017年3月20日,山东莱州街头,老人蹒跚过马路时,监控里拍下了这样温暖的一幕……

西电捷通诉索尼专利权侵权案一审宣判

法院判令索尼停止侵害,并向西电捷通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支出共910.34万元。

北京取消“以药养医”新设医事服务费 看病会贵吗

医药分开,老百姓看病会更贵吗?北京市卫计委、发改委、民政局等详解改革政策。

检察官礼赞

我们不辱“检察官”之使命,只为,国徽前许下的无悔誓言——维护公平,实现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