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青海站开讲

2017-03-22 14:52  来源:青海检察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周亚强
字号  分享至:

  高原三月,乍暖还寒。最高检的一缕春风,为古城西宁带来了融融春意。3月21日,全国“法治进校园” 巡讲活动青海站在西宁市第二中学正式开讲,有500多名师生听讲。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整治校园暴力工作部署,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以提高青少年学生自觉守法、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效促进校园安全。在各地检察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深入开展巡讲活动的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从全国检察机关择优选拔、培训了24名讲师,并精心研发了20门法治课程,涵盖了预防校园暴力、预防毒品网络犯罪以及家长课堂等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和家长的普法需要,目前6个巡讲团已分赴全国巡讲。3月20日巡讲团到达青海省。

  在路上,讲师们精心雕琢着每一节法治课程,同时也用热切的心、细腻的笔记录着自己的感悟和征途中的点点滴滴。“随着未检‘捕诉监防’四方面工作要求逐步提高,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工作更加凸显其重要性。作为检察官,我们深深的感到有一种责任、有一种义务,与学生们谈谈如何从法律层面保护自己、预防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巡讲的检察官们感慨地说。

  3月21日上午,巡讲在西宁市第二中学正式启动,由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团讲师、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检察院入额检察官汪曼乔和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团讲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入额检察官王敬敬分别讲了“朋友—检察官与同学们的一场对话”与“莫让网事不堪回首”两个主题。观看了巡讲检察官带来的微电影《我是检察官》和《青春有点痛》。巡讲检察官结合法律知识和校园高发性问题,通过视频、音频、微电影等活泼的形式,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把身边的真实案例以贴近年轻孩子心理的讲述介绍给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听课的学生也与几位特殊的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不仅有问有答,还有年轻人的独特想法。讲课在同学们一个个机智的问答中,在孩子们兴奋的表情里,在团结紧张,生动活泼中进行。大家了解了什么是“朋友”,怎样做朋友?网络犯罪的形式有哪些,距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得飞逝如电,一堂精彩的法治课将一粒粒守法护法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课后,由巡讲团成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人员、检察官和教师、家长、学生代表又聚在一起面对面座谈,说出了很多孩子们的心里话和大人们的关切忧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我们一方面对侵害校园的犯罪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卫能力。”省检察院副检察长余国龙说。

  随后的几天,巡讲团分别会在海东市平安区平安小学、黄南州民族高级中学和尖扎县第一民族中学讲课。(李维)

相关报道

中缅警方联合破获6名中国人在缅被害案

中缅警方联合破获了6名中国公民在缅被害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并依法对其刑事拘留。

南宁市委原书记余远辉案一审开庭 被控受贿超900万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余远辉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 有哪些新看点?

从1986年的民法通则到如今的民法总则,一字之变,背后却是立法理念、精神的变化和制度的创新发展。民法总则有哪些新亮点?

检察官礼赞

我们不辱“检察官”之使命,只为,国徽前许下的无悔誓言——维护公平,实现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