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多地警方大力协作,辗转五省七市,破获涉及全国18个省份的内蒙古通辽市首起特大跨省网络贩卖毒品案。侦办过程中,警方在多省展开多轮收网行动,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7人,缴获毒品4.3公斤,麻古200余粒,毒资23万元。
3月15日,通辽市公安局通报了这起公安部督办的“6·15”特大跨省网络贩毒案。
涉案18省市贩毒网络浮出水面
2016年6月,开鲁县公安局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发现一起互联网贩毒案件。该贩毒网络“货”源充足,其背后还有更大的“老板”。网络贩毒案件涉及面广,危害极大,如不及时追本溯源、严厉打击,后果将不堪设想。通辽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为此迅速召集相关部门,组成“6·15联合专案组”,对该线索进行循线追踪。
专案组民警经初查发现,该贩毒团伙中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分布在云南、广东、浙江和湖北四省,并向全国18个省市贩卖毒品。鉴于该案多名犯罪嫌疑人身份不清、贩卖毒品数量大、涉及多省多地等复杂情况,案件第一时间被逐级上报,直至被公安部确立为督办案件。通辽市公安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报请公安厅禁毒总队后确立了深度经营、适时破案的方案。
寻踪觅迹查找案件突破口
经前期调查,专案组掌握到该贩毒团伙中3名网名为谢某、邱某和曾某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从网上购买了多张假身份证及银行卡,并用假身份证注册了多个微信号、QQ号、支付宝账号,以进行沟通交流和毒资流转。
经进一步工作,专案组民警查清了谢某、邱某和曾某的真实身份,并摸清了他们的分工情况,其中,谢某通过建立QQ群联系客户,曾某负责联系购买毒品,邱某负责给买家邮寄毒品。
正当专案组民警对此案进行扩线侦查时,发现该团伙开始在网上发展贩毒代理,每天有数十件毒品快递寄出。针对这一情况,专案指挥部指示,要全面搜集案件相关线索,统一管理、集中分析,迅速查找案件突破口,不能再给犯罪团伙以可乘之机。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专案组民警从犯罪嫌疑人的一点疏忽中查到了案件的突破口,迅速掌握了该团伙的活动规律及交易方式,案件侦破显露出希望。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一个月后,专案组却发现该贩毒团伙因毒资分赃不均而散伙,各自开始重组团伙,继续利用网络贩卖毒品。同时,犯罪嫌疑人均更换了联系方式,并将毒品藏匿点搬家换址,侦查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
快速出击七名主犯悉数落网
案件一时没有进展,专案指挥部决定召集分布在各省的专案组民警召开网络会议,经过充分研究讨论,最终决定,利用此次贩毒组织散伙的机会,联合各警种资源优势,与当地警方密切协作,化被动为主动,快速出击。
随后,专案组首先对活动在湖北省襄阳市的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2016年10月30日,远在湖北的专案组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曾某及其上线崔某抓获,当场缴获冰毒986克,毒资23万元,用于作案的手机6部,银行卡2张,假身份证3张。
与此同时,远赴云南和广东的专案组民警分别对谢某和邱某进行全天候跟踪监控,经过两天两夜的跟踪,发现犯罪嫌疑人以邮寄快递的方式向赤峰市邮寄冰毒40克,向辽宁省营口市邮寄冰毒50克。专案组立即将线索推送给两地警方,在两地警方配合下,云南和广东的专案组民警于2016年11月1日同时收网,分别将活动在云南省马关县、广东省英德市的谢某、邱某以及活动在赤峰和营口的下线林某、刘某某、王某全部抓获,共缴获冰毒130克。
通过分析线索,专案组民警获知,远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刘某欲从何某处购买1公斤冰毒。得知这一消息后,云南专案组民警立即出发前往陕西,化装成快递员,于2016年11月7日在西安市,将前来取快递的刘某抓获,当场缴获冰毒1公斤。
11月8日,广东专案组民警抓获何某的上线陈某,缴获冰毒2039克。与此同时,湖北专案组民警辗转至浙江,对何某开展抓捕工作。何某的反侦查意识极强,手上持有多张他人身份证件,专案组民警经过大量摸排,终于查清了何某的准确身份和住址,于11月9日将何某在其家中抓获,当场查获冰毒300余克。至此,“6·15”特大跨省网络贩卖毒品案告一段落。
日前,“6·15联合专案组”以公安部第二次网络扫毒专项行动为契机,将已掌握该案涉及18个省市的74条线索全部移交给相关省市警方。山东、辽宁、四川和内蒙古警方已将移送线索查实,并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缴获冰毒220克。目前,由本次网络贩毒案牵引出的扫毒行动仍在继续……(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