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重庆市渝北区探索社区矫正新路子:引入社会力量 政府购买服务

2017-03-16 19:42  来源:重庆长安网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社工对在矫人员进行个别谈话,并记录谈话情况。

  “现在在一家理发店上班,两年以后,我就开一家理发店。”近日,重庆市渝北区宝圣湖社区矫正人员刘勇(化名)在区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目前已投入运行一年多的渝北区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率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使中心以社会化的方式运行,探索出了一条借助和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有效提高对两类人员帮扶救助效能的新路径。

  政府购买服务

  社会组织承担帮教管理职能

  编制紧张,这往往成为政府转变职能管理的一大障碍。渝北区在启动中心建设前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于是,渝北区创新性地通过引入社会力量,由政府购买服务来承担矫正帮教管理的有关职能。

  渝北区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益群”)是该区司法局最后确定的负责提供矫正帮教管理服务的社会组织。双方签订了服务购买合同,内容涵盖教育矫正、心理咨询和矫治、就业帮扶等17项服务项目,每个服务项目都明确了具体实施方式、完成指标、完成时间和经费预算,切实做到了可实施、可操作、可检查、可评估。

  为落实这些服务项目,益群派驻6名专职社工从事该项目的各项工作。渝北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对中心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益群具体为中心提供服务岗位和服务项目的,其派驻的服务人员履职情况和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受中心和第三方的监督和考核;中心形成了以“区司法局领导,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具体指导,社会组织具体实施,中心监督考评,财政保障支持”的运行模式。

  因材施教

  帮助树立正确人生观

  矫正中心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入矫人员提供不同的服务。中心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正反面典型现身说法、邀请有关法律专家或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意识和纪律意识教育等形式,对入矫一个月以内的初入矫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了解社区矫正的监管规定,促使其更好地接受社区矫正。对表现较差、态度不好、违纪违规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如实记载谈话情况并反馈给监管司法所。

  根据心理测试结果或者在矫正期间发现思想、行为异常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适时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对有心理问题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辅导。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社区服刑人员,通过举办讲座或开展团体活动等形式,帮助其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建立就业基地

  让在矫人员重返社会

  洛碛无业矫正人员张凤仙(化名)如今在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上班。“多亏矫正中心推荐,我才能找到这份工作。”据悉,渝北区司法局与该公司达成了就业基地初步协议,该公司承诺每年为两类人员提供10个以上就业岗位。

  “入矫人员真正要融入社会、重归正途,根本上还是要解决就业问题。”相关负责人称,中心向矫正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既帮助入矫人员找工作、培训职业技能,更提升他们的就业意识,激励、带动他们;另一方面,中心为入矫人员收集、提供就业信息,定期举办求职培训会、邀请相关部门为在矫人员介绍就业政策,并积极在区内物色能够为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提供劳动就业岗位的热心企业,鼓励企业吸纳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就业。

  截止目前,中心组织矫正人员参加招聘会1次,建立就业基地1个,成功推荐就业8人。

相关报道

1分钟动漫读懂习近平第66号主席令

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上海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戴海波隐瞒境外存款等案开庭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戴海波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敢于动自己的奶酪”
—— 司法改革这四年

诸多司法系统人士表示,从近二十年来的司法改革来看,十八大之后的这轮司法体制改革是最深层次的。

梁颖:80后女法官不愿再看到法官被伤害

梁颖曾发出全市首份附有英文翻译版本的司法建议书,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调解能手、办案能手、个人嘉奖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