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于世平接受新华社专访
推进员额制,有没有阻力?以审判为中心,落实得怎么样?推进检察官队伍建设,进展如何?
两会期间,检察系统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话题再受关注。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于世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讲述如何通过改革,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走出办公室:把“检察长们”送到司法一线
员额制改革被视作司改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重新确立各类人员比例,要当检察官,需竞争入额,这无异于系统内部的一次重新洗牌。
基层检察机关面对改革,曾出现这样的心态:一些常年不下基层办案的“老资格”,担心干了几十年,却一朝被“摘帽”;有一些在一线摸爬滚打的助理检察员发愁,要成为入额检察官可能又要多等几年;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犯嘀咕,今后还有可能成为检察官吗……
再难也要改。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于世平说:“推进员额制改革,遴选入额检察官,是促进一线司法队伍专业化的基础和关键。”
经过严格考试、统一考核和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审查评议,天津市检察系统在2016年共遴选出900多名入额检察官。
“遴选出来的都是办案精英,有一些过去是处级干部的没考上,有的过去是科级干部的考上了,完全凭借真才实学,就是要将办案权交给高素质人才。”于世平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