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案件屡见不鲜,高校学生成为新的受骗群体之一。去年的“徐玉玉事件”令人痛心,更提醒大学生增加防范意识和防范知识。近日,广州市公安局联合广东省学生联合会举办广州地区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会议,同时宣布建立“高校反诈突击队”,来自广州地区各高校近百名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据悉,广州警方近期将会对全市大学生加强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减少校园电信诈骗案的发生。
广州警方联合高校正式成立“反诈突击队”。
A网络刷单、网购退款骗局很常见
近几年来,网络刷单开始流行,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帮人网络刷单,赚取零用钱。会议上,广州市公安局刑警向同学们分享了不少大学生网络刷单被骗取钱财的案例。一名来自广州某职业学校的女生告诉记者,她宿舍里的好几个姑娘都被网络刷单骗过钱:骗子要求她们先交一定金额的“入会费”,并称刷满一定单数这笔钱会返还;但她们将“入会费”转给对方之后,就被“拉黑”或收不到任何回复。
同时,网购的普及也让很多骗子趁虚而入。据了解,当下常见的骗局是:加QQ或微信号好友后自称是店家,声称卖出去的货物有瑕疵,要核实大学生的信息以便退款,引诱大学生输入淘宝账号的修改密码验证码、银行账号、银行密码等信息,以骗取银行卡内的资金。
广州番禺刑警大队反诈骗中队的刘警官提醒同学们:大学生要擦亮眼睛,遇到这种要交钱的刷单工作和要求个人信息的“退款要求”,一定多长个心眼。
B大学生是电信诈骗受害高发人群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公安局通过警情分析发现,大学生是电信诈骗受害高发人群,极易遭受以网上兼职、低价网购、中奖通知、低价订票等名义实施的诈骗。近3年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中,20岁以下受骗者占12.85%,这个年龄段群体多以学生为主,容易受到虚假网络购物和游戏装备网站引诱;20~29岁占23.73%,这个年龄段群体多以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为主,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被骗手段以网络诈骗和电话诈骗居多。
据悉,今年以来,广州警方继续加大力度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全市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3.8%,侦破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上升31.8%,依法刑事拘留电信诈骗案件嫌疑人同比上升23.9%。
大学校园内十类常见骗局
◎冒充中介介绍兼职诈骗定金。
◎冒充老师、熟人以办理消“挂科”、售卖考试题等方式诈骗。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为由骗取银行卡号密码,或直接诱导转账操作。
◎以兼职打字、刷单、刷票为由诈骗“入会费”。
◎“黑中介”误导宣传暑期工、支教,骗取中介费。
◎高档会所酒店高薪招聘兼职诈骗。
◎名为兼职“销售”实为传销。
◎网站招聘兼职骗取培训费、服装费、建档费等。
◎冒充驾校收费招揽学员。
◎“校园贷”骗局:借身份证和学生证帮人贷款赚佣金,往往是骗局。(陈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