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托起壮乡山清水秀的生态品牌
——广西代表团开放日侧记
“念”起生态品牌“经”,“晒”出秀美山水“图”……
3月9日,北京广西大厦4楼会议室,对壮乡八桂的点赞,醉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当天上午,广西代表团在北京广西大厦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对中外记者开放。近60家中外媒体100多名记者到会采访,杨道喜、黄伟京、黄方方、肖莺子、周家斌、周异决、晏平、林武民8位广西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
一问一答,不仅是记者和代表的工作互动,也是展示八桂良好生态环境的“暖心之旅”……
近年来,广西执着坚守,不断治理,保持了清清爽爽的环境“颜值”,“托”起了山清水秀的生态品牌,美丽广西成为西南边疆的亮丽名片。法治来护航,壮乡更靓丽。法治来保驾,八桂美如画!
“来北京开会前,有记者往我的手机发了一个视频,上面是北部湾中华白海豚在钦州三娘湾欢歌的画面。”率先向记者打开话匣子的肖莺子代表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白海豚最大的福祉,北部湾海水质量不断改善,白海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三娘湾的白海豚已由2014年的84只增加到200只。“我们钦州山清水秀地干净,不仅是白海豚的天堂,更是一方投资的热土。”身为钦州市委书记的肖莺子代表信心满满:“我们钦州完全可以把这种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
身为桂林市市长的周家斌代表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桂林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依法保护桂林山水,对生态恢复和保护下足功夫铆足劲,全部关闭漓江采石场,对漓江游船和船上用餐进行整治,整治沿江养殖等等……一系列有效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让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变得更为靓丽,周家斌代表喜滋滋地说,“今年除夕,全国电视观众通过春节联欢晚会,领略到了如今更为美轮美奂的桂林景观”,来桂林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他笑脸灿灿地向记者发出了邀请:“欢迎大家到桂林来旅游观光。”
依法保障八桂山清水秀生态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记者对此表示关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记者将这个话题“抛”给了身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杨道喜代表。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广西一刻也没有停下来,壮乡靓丽,缘于法治给力。杨道喜介绍,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目前共立法46部,其中属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有16部,有效的法律保障,依法保护了广西的生态环境。他举例说,去年自治区人代会审议通过的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今年自治区人代会审议通过的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都较好地起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们不但重视立法还重视开展法规执法检查。”杨道喜说,近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还分别对环境保护条例、大气污染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去年,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带队对环保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有利地推动了环保法律法规在广西的实施。
杨道喜表示,今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将加大环保立法的力度,“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更好地‘托’起广西山清水秀的生态品牌。”
围绕环境保护的话题,记者在不断发问。广西实施北部城市群规划如何与环保有效结合?在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参与一带一路门户建设中,如何更好地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这些问题都成为了记者们的热门话题,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商报的记者将一个个话题“抛”给代表,记者们问得精准细致,代表们回答得坦诚认真。
时间已近中午12时30分,在主持人杨道喜宣布广西代表团开放日记者采访结束后,意犹未尽的记者们,仍齐刷刷地围拢到肖莺子、周家斌等代表身边,关注的问题问了一个又一个……
在对八桂发展前程的美好憧憬中,在对壮乡生态环境的真诚赞许中,记者们的采访在继续着…… (平安广西网特派记者黄世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