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现场向浙江代表团提问 特派记者 王索妮 摄

媒体长枪短炮聚焦浙江代表团 特派记者 王索妮 摄

新华社 金立旺 摄
关注社会热点,没有空话套话。浙江的自信与开放,在3月7日的1个多小时里如此自然真实地呈现在了聚光灯下。
这是浙江代表团开放日现场。3月7日上午,来自72家中外媒体的127位记者汇聚于此,争相提问。浙江代表团直面问题,从容回应社会关切。
眼下,“最多跑一次”已是浙江的新热词,同时也成为媒体的关注焦点。
“‘最多跑一次’真的能做到么?”来自香港《文汇报》的记者把疑问直接抛给了全国人大代表、省长车俊。
“我们曾仔细讨论过这个问题,在认真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要做到,很难。但我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针对这个颇有些犀利的提问,车俊从容应答,朴实的话里也流露出改革实干的决心。
车俊说,浙江政府的自身改革,第一阶段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二阶段是“四张清单一张网”,第三阶段便是更高层次——“最多跑一次”。这样提,正是要让老百姓和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用老百姓的语言来代表我们自身改革的深化”。
怎么实现?车俊补充说,当然不是空口说大话。首先,浙江有工作基础,前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特别是“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次,浙江有政务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支撑,“正因为有这个平台和网络技术的支撑,我们才提出‘最多跑一次’”。
因为有了流程再造,车俊现场勾勒出一幅蓝图:今后老百姓去窗口办事,在出发前便在网上知晓办这件事需要什么资料,一次性带齐;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只要去一个窗口,即使涉及多个部门,也是到一个窗口,由首办单位一次性受理,内部后台进行转递;事情办好后可以坐等相关部门将材料通过网络或是用快递的方式送达到自己手上。“最多跑一次”,意思是让政府跑、部门跑,不让群众跑、企业跑。
“再加上严格的制度保障,我想,对于‘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有条件实现、有能力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话音未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