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的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对藏族同胞来说意味着团圆。但是,在千家万户团圆的背后,默默守护这份团圆幸福的人,却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小家庭。不过对他们来说,也许群众的认可和满意,会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便民警务站:索朗群培
索朗群培,28岁,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2011年毕业。来大昭寺广场便民警务站工作已经六年有余,六年来,索朗群培一直默默坚守着保卫一方平安的职责。
2月25日,是藏历新年的 “古突”,索朗群培却和往年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能跟家人一起过“古突之夜”,这也是第六年没陪父母过藏历新年了。
2月25日上午8:20 ,索朗群培准时到岗,24小时值班制的他只能26号早上820 下班。“按照以往,他能休息上两天的时间,但是适逢藏历新年,他只能26号下午5点就要执勤又一个24小时的班。”大昭寺便民警务站站长格桑平措说。
上午9点,前往大昭寺转经祈福的市民和游客也逐渐多了起来。索朗群培和同事开始在露天执勤点忙活:准备开水、擦拭桌椅、检查药品……“多准备些物品总是好的,关键时候,说不定真能帮上群众的忙”。
上午10点57分,老阿妈曲珍来到警务站求助,原来,她来八廓古城采购藏历新年年货,跟家里人走散了,于是老阿妈就走到了警务站找执勤民警帮忙。正在执勤的索朗群培二话不说,拿起自己的手机按照老阿妈说的号码拨了过去,电话打通了,老阿妈很快找到自己的家人。“像老阿妈曲珍借用手机联系家人,到警务站寻找走失人员、找回丢失物品的群众每天都会有。”大昭寺便民警务站站长格桑平措说。
刚把老阿妈的事情解决了,便遇见了来自哈尔滨的唐女士的求助,唐女士向索朗群培打听怎么在大昭寺参观游览。大昭寺参观购票点、驻藏大臣衙门、注意事项等等,这些熟的不能再熟的知识,索朗群培几乎每天都要说上几遍。唐女士高兴地向记者说道:“有事找民警,有他们在,我们比较安心。”
“巡逻完毕,情况正常。”索朗群培在每次巡逻之后要对着对讲机做汇报工作。“白天平均每半小时巡逻一次,晚上10到15分钟巡逻一次,算下来,每天要巡逻30几次,巡一圈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大昭寺广场虽然不算很大,但却承载着执勤民警们太多的汗水。
晚上8点,“古突之夜”逐渐热闹起来,鞭炮响声格外地喜庆,按照藏历新年的风俗习惯,此刻家家户户都正在吃“古突”(藏历二十九晚上的面疙瘩),而此刻的索朗群培正在和执勤民警一起检查辖区内的消防器材。
拉萨火车站:拉姆
春运刚过,拉萨火车站又迎来了藏历新年的春运。藏历新年是家人团聚的日子,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依然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地奉献。拉萨火车站候车室值班员拉姆便是其中之一。2月26日,记者跟随拉姆走进她的世界,去了解拉萨火车站民警们不为人知的故事。
见到拉姆时,她正在忙着迎接即将到站的火车,旅客的安全进出站、与跟车乘警交接工作、做好车辆进站记录,这些都是拉姆一天的工作内容。
没有亲身经历,很多人会以为拉姆的工作很简单,事实上,从准备阶段到接送旅客进出站通常要30分钟,藏历新年期间,有时最长能达到一个小时。再加上节日期间列车班次的增加,拉姆的工作着实不轻松。“走亲访友的比较多,客流量大,平均每天接待旅客10000多人次。”帮旅客拿行李、问询解答等等是拉姆最常见的工作之一。“偶尔有些踩点过来赶火车的旅客,要帮他们与车站联系,尽量帮助他们避免误车。”拉姆介绍道。
31岁的拉姆已经在拉萨火车站民警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九年多,用她的话讲“做的事儿很杂,啥活儿都干”。维持站区旅客秩序并不是她工作的全部,候车室巡检、处理突发情况、帮助老弱病残旅客拿行李、引导乘客进出站、查看地面指示灯和座椅设施等都在她的工作范畴。正当列车到站,拉姆在维持站内旅客秩序之时,有两位旅客急匆匆地赶过来向拉姆求助:“刚从日喀则——拉萨的列车下来,要去赶拉萨——北京的列车,中间间隔了40分钟。”拉姆立刻把父子二人引向候车室的快速通道,避免他们误车。
拉姆印象最深的事是帮助一位大姐安全上列车,“那是今年1月底的事儿,刚好是春节前夕,由于大姐看错了火车票的日期,她来到火车站乘车时,检票员发现已经误了10天,正值春运一票难求,加上60多岁年纪比较大,她一着急,就高反晕倒了。”当时,拉姆二话没说,赶紧扶起大姐,给她用氧气瓶吸氧,又给她服用了红景天口服液,总算缓过来了。等大姐情绪稳定之后,车站民警考虑这位大姐一个人在拉萨,又着急回家过年,就联系车站帮她解决了车票问题,第二天拉姆和别的同事把这位大姐安全送上了回家的列车。
谈起新年愿望,已为人母的拉姆跟记者分享了当妈妈的喜悦,“愿望就是家里人开开心心、身体健康,1岁多的宝宝健康成长,自己的工作顺利。”她朴实地笑着回答。